注重盤活資源 激活內生動力 群眾自覺參與 讓新時代文明實踐落地生根信息來源:榮成市新聞中心
編者按: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載體,要著眼于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牢牢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動員和激勵廣大農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 榮成市被確定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第一批試點市。自開展試點工作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強化頂層設計,創(chuàng)新機制體制,依托志愿服務制度化和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特色優(yōu)勢,做好“盤活、激活”文章,努力把實踐中心打造成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確保實踐中心建一個成一個、接地氣有活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榮成落地生根。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速度快不快?建設得好不好?文明實踐有沒有成效?這是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市,必須時刻關注的“三問”。 榮成市22個鎮(zhèn)街文明實踐分中心已掛牌,140個市級文明實踐試點村已掛牌70個;對35個各類基地統(tǒng)一授牌,重點培植30支文明實踐專業(yè)志愿服務隊。今年以來,全市已舉辦各類文明實踐活動2500多場?v然有這組數(shù)字給出的理性回答,但更具有說服力的還是咱榮成大地的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明鄉(xiāng)風。 初冬時節(jié),正值農閑時期。在滕家鎮(zhèn)單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場健康知識講座正在進行。滕家中心衛(wèi)生院院長孫聰向村民講解冬季一氧化碳中毒的防范知識,村民們聽得十分認真。 “村級文明實踐所設立以來,我們廣泛地開展送政策、送健康、送文化、送科技各類活動,并且通過文明實踐管理平臺,為老百姓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滕家鎮(zhèn)機關干部沈浩口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信息管理平臺,是我市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中的創(chuàng)新之舉。 依托“志愿榮成”網(wǎng)絡平臺,榮成市搭建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平臺,采取文明實踐“全市一張網(wǎng)”的管理模式,整合全市文明實踐資源,組織各部門、單位及社會公益組織的志愿服務團隊,制定各自的服務清單,以“菜單”的形式在平臺上公布。同時,制定了“提前申請——審批備案——網(wǎng)上公示——動態(tài)發(fā)布”的工作流程,每項活動事先都要經(jīng)平臺審批把關,既保證了供需雙方的精準對接,又實現(xiàn)對全市文明實踐活動的統(tǒng)籌調度、集中管理,避免形式化、確保不偏軌。 向基層群眾“送餐”的隊伍中,志愿服務團隊是一支主力軍。依托市志愿服務聯(lián)合會,榮成市組建了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總隊,建立志愿服務項目庫、人才庫,從全市357支注冊志愿服務隊中重點培植30支文明實踐專業(yè)志愿服務隊作為市文明實踐總隊直屬志愿服務隊,入庫專業(yè)志愿者430人。組織策劃了“新時代·中國夢”“榮成講堂”“黨員傳幫帶”“清潔家園·美麗鄉(xiāng)村”“春風化雨·讓愛續(xù)航”等3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重點志愿服務項目,推動志愿服務活動不斷邁向新臺階。 新時代文明實踐,群眾是主體。如何有效調動群眾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榮成市創(chuàng)新激勵措施,注重發(fā)揮信用管理的激勵作用,把群眾參與志愿服務及文明實踐活動納入信用管理,根據(jù)參與次數(shù)、時間等賦予個人一定的信用加分。達到一定的信用分值,可享受相應的村民福利待遇、信用基金以及我市推出的“信用貸”“信用醫(yī)”“信用游”等86項守信激勵產(chǎn)品,提升群眾參與感、獲得感、榮譽感。 王連街道東島劉家村巧借信用管理助推文明實踐,讓村容村貌、民風村風有了很大變化。原來村里有4個衛(wèi)生保潔員清理房前屋后衛(wèi)生環(huán)境,在今年9月已全部取消。“人人現(xiàn)在都自覺收拾衛(wèi)生,都不用說。自己門口臟了或者街上有垃圾,就自覺地拾起來了。這個信用管理確實對我們有好處。”王連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馬軍峰告訴記者,現(xiàn)在村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僅10月份全街道群眾積極參加義務勞動就達4200多人次。 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我市還探索推行“中心+基地”模式,在市、鎮(zhèn)、村三級分別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中心、實踐所,并整合現(xiàn)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重點打造了理論宣講、紅色教育、科技科普、文化服務、體育健身、青少年教育等6大類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點對點、面對面的文明實踐服務,有效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 谷牧傳記館是榮成市打造的一處紅色教育基地。據(jù)傳記館宣講員寧金環(huán)介紹,基地每年有10多萬黨員干部以及群眾前來接受黨性教育,傳承紅色精神。 寧津街道東墩村婦聯(lián)主席張瑞玲告訴記者,以前村里的婦女、老人沒什么事做,自從文明實踐所建好以后,大家在這學理論、學技術,文化生活豐富了許多。 經(jīng)過近半年的試點工作,如今,榮成城鄉(xiāng)遍吹新時代文明新風,群眾踴躍參與清潔家園、志愿服務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特別是在今年10月啟動的“慈心一日捐”活動中,我市農村捐款比例較往年顯著增長,基層干部群眾參與共建共享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榮成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市,榮成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市將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zhàn)略性、長期性工程,把文明實踐融入全市中心工作,融入群眾生產(chǎn)生活,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榮成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