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春:替夫盡孝傳佳話信息來源:榮成市新聞中心
李秀春陪公公曬太陽。 “你在時,我和你一起孝敬父母;你走后,我替你給爹養(yǎng)老。”這一句承諾,農(nóng)家婦女李秀春堅守了10年。 日前,記者來到嶗山街道寧家村,見到了李秀春。當時,她正站在院里,晾曬著剛剛洗好的衣服,91歲的公公董傳貴安詳?shù)刈陂T前曬太陽。院內(nèi)的小菜園里,一壟壟小菜整齊地排列。屋內(nèi)各種物品擺放規(guī)整、一塵不染,家里家外收拾得整潔利落,老人也是穿戴干凈,紅光滿面。 結(jié)婚20多年來,李秀春和丈夫董久磷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公婆。如今,年近花甲的她依然頂著病痛的折磨,為公公的衣食起居而忙碌,為上學的女兒操勞,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都壓在了這個女人的身上。 1994年,李秀春的婆婆突患帕金森病,不能做飯,甚至不能自己吃飯。李秀春每日三餐做好飯菜喂婆婆吃下。隨著病情的加重,婆婆逐漸全身僵硬、生活無法自理,除了每天照顧老人吃飯喝水、擦屎端尿,李秀春兩口子還得輪流住在婆婆家,晚上要時不時地起來幫助婆婆翻身。這一照顧就是9年,直到2002年婆婆離世。 婆婆走時,李秀春的公公已經(jīng)快80歲了,夫妻倆常說:“媽不在了,爹也這么大歲數(shù)了,咱一定得好好伺候著。”可是人有旦夕禍福,2009年,丈夫突遇車禍去世,給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李秀春曾因車禍導致右肩關節(jié)粉碎性骨折,肩膀不能轉(zhuǎn)動,屬于三級殘疾。三個女兒一個讀研、兩個上大二,光孩子上學讀書的費用一年就得3萬多元,靠著丈夫車禍去世的賠償金和自己做信貸員的微薄收入,49歲的李秀春一人承擔起支撐家庭、照顧公公、供孩子讀書的重擔。 生活的困頓、身體的傷痛從未讓李秀春忽略對公公的照顧,李秀春說:“孝敬父母是為人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更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他在時,我和他一起孝敬父母,他走了,我替他盡孝。”丈夫走后將近10年的時間,李秀春每天至少要往公公家跑兩趟,洗衣做飯、收拾家務、打理菜園。冬天下雪的時候,她天不亮就到公公家掃雪,生怕老人摔著;包餃子的時候,餃子一出鍋趕緊先給公公送一盤,再給鄰村的父母送一盤,老人們吃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這一圈兒下來她自己吃的卻是涼飯。公公因為年事已高,經(jīng)常因去廁所走不及而便在炕上、屋里,有時候老人還踩得到處都是,清洗臟衣服和被褥是常事兒……每天早晨到公公家做飯或者送飯、打掃一下衛(wèi)生、收拾一下家務,再跑跑銀行處理自己的信貸工作,趕上果園里有活兒就出去打點零工貼補家用,得空還得到鄰村看望自己80多歲的父母、幫他們干點農(nóng)活兒。一年365天,這就是李秀春的生活常態(tài),像陀螺一樣連軸轉(zhuǎn),就算感冒發(fā)燒、頭疼腦熱也不能好好休養(yǎng),更不用說勞累疲憊時想好好歇息一下了。2015年春天,腿疼多年一直拖著忍著的李秀春終于堅持不下去了,右腿膝蓋又腫又痛,不能下蹲,上廁所都很困難,無奈之下她去醫(yī)院做了個CT,被診斷為滑膜炎。當醫(yī)生看到李秀春時大吃一驚,因為按照CT推斷患者應該是一位老人。醫(yī)生囑咐李秀春要少走少動,躺些日子好好休養(yǎng),即使這樣,李秀春也沒能老老實實躺上一天,如今,她的右腿膝蓋只能彎曲90度,還得長期吃藥。 一邊是91歲的公公,一邊是女兒,還有自己的爹媽,李秀春顧得了這頭兒顧不了那頭兒。她也覺得虧欠女兒,但是沒有辦法。去年10月,在上海工作的大女兒當上了媽媽,李秀春一共去了2天,連照顧女兒坐月子的時間都沒有。今年,外孫過生日,為了能夠及時回來照顧公公,她連去帶回只用了6天。前些日子她回去幫父母刨地瓜,父母留她吃午飯,但她說不行,還得趕回去給公公做飯。鄰居們都說,這個兒媳婦太不容易了,旁人看著都心疼,做閨女也不過如此。 時至今日,每當提起丈夫董久磷,李秀春都淚流滿面。她說:“他對我和我父母都特別好,我心里一直放不下,F(xiàn)在我照顧好公公,也算是對他的回報。如果有一天我們在‘那個世界’相遇了,對他也能有個交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