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島鎮(zhèn)-石島街明崇禎年間,各地漁民和商人相繼聚居至此,以捕魚
來源:中國榮成 作者:榮成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7-05-09
摘要:石島街明崇禎年間,各地漁民和商人相繼聚居至此,以捕魚和經(jīng)商為生,因村依山傍海,遍地皆石,故名石島。1949年更為今名。1321戶。 南車腳河清康熙年間,畢、王、蘇、楊、連諸姓徙至赤腳河兩岸建村,名赤腳河。后演音為車腳河。1946年分為三村,該村按方位稱
石島街明崇禎年間,各地漁民和商人相繼聚居至此,以捕魚和經(jīng)商為生,因村依
山傍海,遍地皆石,故名石島。1949年更為今名。1321戶。
南車腳河清康熙年間,畢、王、蘇、楊、連諸姓徙至赤腳河兩岸建村,名赤腳河。
后演音為車腳河。1946年分為三村,該村按方位稱南車腳河。894戶。
北車腳河清康熙年間,畢、王、蘇、楊、連諸姓徙至赤腳河兩岸建村,名赤腳河。
后演音為車腳河。1946年分為三村,該村按方位稱北車腳河。431戶。
西車腳河清康熙年間,畢、王、蘇、楊、連諸姓徙至赤腳河兩岸建村,名赤腳河。
后演音為車腳河。1946年分為三村,該村按方位稱西車腳河。214戶。
桃樹園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周圍多桃樹,故名桃樹園。212戶。
北溝清順治年間建村,因村處石島北溝,故名北溝。832戶。
西嵐清嘉慶年間建村,因村臨秋樹茂密的山嵐,故名秋樹嵐。后以村處石島之西,
更名西嵐。1006戶。
姜家疃明崇禎年間,姜姓建村,故名。1015戶。
西王門明正德年間,王姓建村,名王門。后王姓在村東又建一東王門,該村遂更
名西王門。243戶。
東王門清順治年間,王姓建村。因村位于王門村東,故名東王門。280戶。
玄鎮(zhèn)明洪武年間建村,因村臨玄鎮(zhèn)寨,故以寨為名。后更名大寨,1938年恢復(fù)原
名玄鎮(zhèn)寨,后簡化為玄鎮(zhèn)。797戶。
唐家夼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處嶺上唐家的夼地,故名唐家夼。126戶。
介口清道光年間建村,因村臨形似蚧巴窩的洞口,故名蚧口。1981年以諧音更名
介口。876戶。
介魚村清道光年間建村,原名蚧口。1956年由村中分出部分戶成立蚧口漁業(yè)合作
社,后改稱漁業(yè)大隊。1984年命名介魚村。屬介口村委會轄。
炮臺東清雍正年間建村, 原名鰲子圈。 后以村西山上有古炮臺,更名炮臺東。
247戶。
牧云庵清康熙年間建村,原名姑子庵。后以北山有牧牛場,村南臨海,常置云霧
之中,更名牧云庵。379戶。
大魚島清雍正年間建村,因村前海中有三壺石礁,傳說為海中仙山,有“岱輿”
之稱,故命名岱輿島。后更名為大魚島。2313戶。
張家村明萬歷年間,張姓建村,故名。2159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