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鎮(zhèn)-黃山元至元年間,楊姓建村,名楊家
來源:中國(guó)榮成 作者:榮成 人氣: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5-09
摘要:黃山元至元年間,楊姓建村,名楊家。后以村臨黃山,更名黃山。620戶。 燕山清道光年間建村,因村臨燕山,故以山為名。51戶。 東峰山后建村年代無考,因村處峰山北麓,故名峰山后。后村西又建一村,該村遂以方位稱東峰山后。180戶。 西峰山后明萬歷年間建村,

黃山元至元年間,楊姓建村,名楊家。后以村臨黃山,更名黃山。620戶。
燕山清道光年間建村,因村臨燕山,故以山為名。51戶。
東峰山后建村年代無考,因村處峰山北麓,故名峰山后。后村西又建一村,該村
遂以方位稱東峰山后。180戶。
西峰山后明萬歷年間建村,因村處峰山北麓,位于峰山后村西,故以方位稱西峰
山后。312戶。
峰山前明萬歷年間建村,因村處峰山南麓,故名峰山前。495戶。
島宋家明景泰年間建村,因地處半島,云霧繚繞,故名行云島。宋姓遷入后更名
島宋家。232戶。
罕山明嘉靖年間建村,因村后有一山峰塌陷,故名哈山。后演變?yōu)楹┥健?981年
更名罕山。301戶。
庵里明嘉靖年間建村,因村東原有一庵堂,故命名庵里。451戶。
峰山庵清光緒年間,宋姓遷至峰山北麓建庵定居,名峰山庵。屬庵里村委會(huì)轄。
北店清光緒年間建村,因村處庵里村之北的古官道旁,以開店為業(yè),故名北店。
屬庵里村委會(huì)轄。
安子山明萬歷年間建村,因村臨形似馬鞍的山峰,故名鞍子山。后演變?yōu)榘沧由健?224戶。
黃山王家明正統(tǒng)年間,王姓建村,村臨志格石,故名志格。后以村處黃山東麓,
更名黃山王家。270戶。
蒼山庵清宣統(tǒng)年間,王姓遷至蒼山南麓建庵定居,故名蒼山庵。屬黃山王家村委
會(huì)轄。
黃山東莊明崇禎年間,宋姓建村,名宋家莊。后以地處黃山村之東,更名黃山東
莊。78戶。
胡家明崇禎年間,胡姓建村,故名。166戶。
東雙廟明萬歷年間建村,因村處兩座古廟之東,故以方位稱東雙廟。191戶。
西雙廟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處兩座古廟之西,故以方位稱西雙廟。198戶。
南隋家南宋淳?年間,隋姓建村,名隋家村。明嘉靖年間分成兩村,該村以方位
稱南隋家。110戶。
北隋家南宋淳?年間,隋姓建村,名隋家村。明嘉靖年間分成兩村,該村以方位
稱北隋家。118戶。
郇家明嘉靖年間,郇姓建村,故名。170戶。
史家泊建村年代無考,史姓建村,地處泊地,故名。126戶。
臺(tái)上清順治年間,于姓建村,地處廟山之南,地勢(shì)較高,名于家南臺(tái)。后演變?yōu)?臺(tái)上。188戶。
橋頭莊明崇禎年間建村, 因此村原系王連鎮(zhèn)南橋頭村的田莊,故名橋頭莊。414
戶。
福落山清順治年間建村,因村東有不落山,故以山為名。后以吉祥言更名福落山。
95戶。
五柳明天啟年間建村,因村邊河岸有五棵高大柳樹,故名五柳。439戶。
鵲島建村年代無考,因村處半島,村西南有一奇石,形似砣,故名砣島。后以群
鳥常棲島上,更名雀島。1945演變?yōu)轾o島。172戶。
石?子明成化年間建村,因村處多石礓的?上,故名石?子。347戶。
賽家清乾隆年間,賽姓建村,故名。屬石?子村委會(huì)轄。
小店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處黃山村之南,故名黃山南莊。后隋姓遷入,以開店
為業(yè),得名小店。163戶。
南寨子后明天啟年間建村,因村臨桃花寨,故以方位稱南寨子后。220戶。
北寨子后明天啟年間建村,因村臨桃花寨,故以方位稱北寨子后。255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