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2020最新视频在线_高清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码在线观看0000_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 <label id="e3zl4"><tt id="e3zl4"></tt></label><strike id="e3zl4"></strike>

  • 首頁 榮成 專題 旅游 人才 汽車 房產(chǎn) 圖片 視頻 商家 手機(jī)版
    游記 景點(diǎn) 酒店 餐飲 游記

    碧海仙境蘇山島

    來源:掌上榮成 作者:榮成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7-08-02
    摘要:一 我們這次蘇山島之行,因?yàn)闀r間關(guān)系,不免走馬觀花。蘇山島,就是一顆海上明珠,看起來要多耀眼就有多耀眼,要多奇妙就有多奇妙!倘若就那么隨眼一瞥,那還真的是暴殄天物。 古人描繪蘇山島:疑接金閶路,難沽白玉醅。由來多謬誤,何處更蓬萊。意思是說沒

     

     

    我們這次蘇山島之行,因?yàn)闀r間關(guān)系,不免走馬觀花。蘇山島,就是一顆海上明珠,看起來要多耀眼就有多耀眼,要多奇妙就有多奇妙!倘若就那么隨眼一瞥,那還真的是暴殄天物。

    古人描繪蘇山島:“疑接金閶路,難沽白玉醅。由來多謬誤,何處更蓬萊。”意思是說沒有比蘇山島再美、再幻的仙境了,說別處景色如蓬萊,幾近“謬誤”。古人對蘇山島的偏愛,雖有夸張,但并不虛妄,也不是捕風(fēng)捉影。你要是親眼看到了蘇山島,浸潤并從心體悟了它,你就會感到,蘇山島確實(shí)是一處潤澤清朗、幽隱靜美的海上仙境。

     

     

     

     

     

    蘇山島舊稱蘇門島,據(jù)《文登縣志·山川》載:“蘇門島一名蘇山島,在城(舊文登縣城)東南海中,以《山海經(jīng)》‘蘇門日月所出或云南與蘇州相對,故名。’島名本此。”后人根據(jù)該島地勢較高、呈海中山之象,取名蘇山島。

     

     

     

    從地圖上看蘇山島,它酷似一粒豐滿的麥穗,漂浮在黃海海面。

    關(guān)于蘇山島,民間有一個傳說:古代有一個崔姓大力士,為了百姓能有土地耕種,決心搬走陸地上的槎山和蘇山。一天,崔大力士在院子里放上桌子,擺上供品,然后叩頭祈禱,祈求老天爺給他神力,幫助老百姓搬掉那兩座大山。鄉(xiāng)親們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為大力士送行助威。大力士拱手告別眾鄉(xiāng)親,拿起扁擔(dān),一頭挑起槎山,一頭挑起蘇山。蘇山島就是崔大力士用扁擔(dān)從陸地挑到海上的。這個民間傳說,想象足夠豐富,極大地彰顯了先民之崇偉理想。

     

     

     

     

    天氣晴好、能見度高時,仿佛只要一伸手,就可以觸摸到島上高高的燈塔和如煙的綠意。我們?nèi)ヌK山島的當(dāng)天,初時天氣有些許陰霾,待到船行海中,陰霾盡散,?涨缋,蘇山島,遙遙在望。

    也許是大自然對這座仙島的著意裝扮,晴空下,竟有一縷輕煙薄霧環(huán)島繚繞,煞顯神秘。然而,當(dāng)我們的小船臨近島的時候,那縷霧氣竟兀自消散,這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想想真奇妙得叫人恍惚。

     

     

    當(dāng)我們乘坐的小船繞過島的西端,就見島的南部懷抱著一個清澈澈藍(lán)汪汪的港灣,等不到我們驚呼,便已身在其中了。小船靠在碼頭上,馬達(dá)停止了轟鳴。海水清亮,浪花吻礁,嬌俏歡悅。幾只小船隨意泊在海灣里,岸礁上的人放線甩鉤垂釣,悠閑得很……在這樣波瀾不興的蔚藍(lán)海灣,享受著平靜自在的休閑生活,真讓人心生嫉妒。

     

     

    蘇山島在我們眼前揭開面紗,從遠(yuǎn)處看到它模糊的清輝,現(xiàn)在則完全是另一派景象。夏天大陸上植物的蓊郁蔥蘢色彩,在這里更是醒目。

    《太平寰宇記》記述古代蘇山島“四面環(huán)海,為鹵氣所蒸,無樹木,不生五谷,多荒草,春夏彌望青蔥,秋冬黃茅白葦編覆嶠嶼······”這段話基本概括了蘇山島的地理環(huán)境、地貌特征和植被特征,只是“無樹木,不生五谷”的描述,不太準(zhǔn)確。遙想遠(yuǎn)古,蘇山島應(yīng)該是和大陸連在一起的千里滄綠,不然焉會有如此一致的自然景觀?

     

     

     

    單說松樹吧,島上到處都是,從海邊一直延伸至丘陵,連續(xù)不斷。遠(yuǎn)遠(yuǎn)望去,濃蔭仿佛懸浮在半空中,直到靠近,才能看見它龜裂的百年老干,托舉著百年樹冠。海浪的喧囂被松冠擋回去,但風(fēng)來時,便松濤陣陣。這樣看來,古人說島上“無樹木”就頗令今人費(fèi)解了。至于“不生五谷”,應(yīng)該是那個時候的人還沒有把五谷種植上去的緣故吧?慈缃竦奶K山島,植物繁茂,瓜果飄香。

     

    蘇山島,滄桑血脈,日夜流淌。

    島的西南端有一入海岬角,奇秀俊美,巧奪天工。岬角頂闊十丈余,四周陡若立壁,東側(cè)有一棵古老的灰棗樹,枝杈錯綜,銅錢大小的葉片,青綠幽謐,翠色欲滴。冠篷如傘,濃蔭蔽日。

    關(guān)于這棵灰棗樹,有一個傳說:清道光元年冬天,一位遭遇海難的老漁民抱著一塊船板,漂上了蘇山島。許多天過去了,島上天寒地凍、荒無人煙,他望著海上的滔天巨浪,自知生還無望,便將不舍得吃的一點(diǎn)干糧和火柴,送進(jìn)島上躲避風(fēng)雨的茅棚,自己去采摘寒風(fēng)中掛在枝頭上的干果裹腹。島上能夠吃的東西都被吃完了,老人在他生命即將耗盡的時刻爬到海邊的懸崖,面朝家的方向,伸出了枯枝般的手臂。第二年春天,在老人倒下的地方,一顆灰棗樹苗生根發(fā)芽了。春去冬來,灰棗樹迎著海風(fēng)一年一年長大,到如今就有了海島懸崖邊這棵蔥蘢的灰棗樹了。望著這樣一棵深蘊(yùn)人文情懷的老樹,你會有種穿越時空、佇立于悲愴與昂揚(yáng)之中的感覺。

    《文登縣志·山川》記載灰棗樹旁原先有龍王廟、關(guān)帝廟,“海神廟一楹,西配殿一間,道士一人,供香火······”當(dāng)年的建筑十分宏偉,只可惜已毀,現(xiàn)僅存石牌和石鐘樓。原廟址重建一座六角亭,內(nèi)設(shè)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

     

     

     

     

    島上,2千多米長的路,蜿蜒盤旋。四周看不盡的林木花草,綠浪蕩漾,披覆掩映。林中,許多叫不上名的鳥雀,啾鳴歌唱;野山羊的身影,悠忽閃現(xiàn)·····

    島東南端有一個叫海貓子山的山頭。海貓子山青紅色的礁石,經(jīng)千萬年的風(fēng)化和海水的侵蝕,有的形成石峰,如同萬把利劍與海濤搏擊;有的像一卷卷經(jīng)書,冊頁分明,闡述大海的無盡意蘊(yùn);有的形成蜂窩,一片片一排排,蔚為奇觀。再向南,一條寬約3丈的海溝橫貫東西。

     

     

     

     

     

    海風(fēng),隔著山林吹,隔著綠葉吹。漫山遍野盛開的金銀花、金鐘花、百合、紫花地丁······讓海風(fēng)和濤聲浸濕,四散撒播著悠悠香氣。

     

     

     

     

     

    如今的蘇山島,有軍隊(duì)進(jìn)駐。年輕戰(zhàn)士,英武豪邁,意氣風(fēng)發(fā);“培養(yǎng)核心價值觀,忠實(shí)守衛(wèi)蘇山島、“精武強(qiáng)兵,國泰民安”等國家和軍隊(duì)領(lǐng)導(dǎo)人的題詞篆刻在石碑上,成排立在進(jìn)入軍營的小路旁,警示守島官兵;訓(xùn)練場傳來戰(zhàn)士們陣陣喊聲······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海防永固!”“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

    島上有守島戰(zhàn)士親植的黃瓜、西瓜、西紅柿、紫茄、油菜和無花果樹、桃樹、蘋果樹······我們親嘗了大個的沙瓤西紅柿。

     

     

     

    蘇山島的深厚與娟美,實(shí)在看不完、說不盡。

     

     

     

     

     

     

    “天邊島峙白云隈,萬象遙連蜃氣來。無際煙嵐成壁壘,有時層疊起樓臺。性生突矯知原幻,色出空濛望或開。欲向乾坤觀變化,滄桑何事首重回。”這是清康熙年間文登知縣王一夔的詠《蘇島海市》詩。300多年前蘇山島時常出現(xiàn)的海市蜃樓,今人已無緣得見,但我們這次蘇山島之行的回程,倒是有幸見識了這不似海市蜃樓勝似海市蜃樓的海島幻景。

     

     

     

    小船緩緩駛離綠色的海島。說來真是奇怪,我們離島時,霧氣便又如來時彌漫飄渺,海島影像漸漸模糊,坐在船上,只見島的峰嵐在海霧中若隱若現(xiàn),似街似市,像樓像宇,如真如幻,正應(yīng)了清代鄧石如“霧繞山峰山繞霧,槎浮云海云浮槎”描繪槎山山海云霧的絕句。我頓悟,古人所說的蘇山島海市蜃樓景象,不正是這樣一幅海霧彌漫中萬般大化的奇觀嗎?

     

     

     

     

     

    蘇山島盡皆景象,點(diǎn)點(diǎn)滴滴,都實(shí)在不是鋪陳這樣那樣的好詞好句能夠形容的。它外在的青花綠瓷般的包漿,內(nèi)在的仙島神秘,語言實(shí)難窮盡。

     

    攝影:李秀華

    責(zé)任編輯:榮成
    首頁 | 榮成 | 專題 | 旅游 | 人才 | 汽車 | 房產(chǎn) | 圖片 | 視頻 |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