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墩角,一個好聽的名字,過去鮮為人知,而今四海揚名。大凡"角”者,都與大海有著不解之緣。天涯海角、沙頭角、好望角……在那遙遠(yuǎn)的地方。煙墩角,也遙遠(yuǎn),也在大海邊,祖國東隅邊陲,黃海之濱,山東省榮成市的一個地道小漁村。
看到“煙墩”,你一定會想到狼煙烽火,拒敵入侵。是的,早在六百多年前的明代,煙墩角東邊的小崮山上就設(shè)有煙墩,以警示召勢,抗擊倭冦。煙墩角人祖祖輩輩,保家衛(wèi)國,功績可見一斑。
不過,以上兩點,都不是它廣為人知的原因。它的上好佳知名度,源于它海納眾多遠(yuǎn)方來客——大天鵝。大天鵝此地越冬棲息,少則數(shù)千只,多則上萬只。
秋末冬初,大天鵝以家庭或者家族為單位,陸續(xù)從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遷徙而來,那里是它們的繁殖地。而煙墩角周邊海域,則是它們的越冬棲息地。它們在這里養(yǎng)精蓄銳,整裝待發(fā)。一百多個日日夜夜之后,它們再次遷至繁殖地,去播種未來,點燃希望。如此冬來春去,往返正無窮期。
大天鵝有長長的頸項,雪白的羽毛,悠揚的歌喉,婀娜的步態(tài)。好個羽族之尊!好個王者之韻!
煙墩角海域水清波柔,風(fēng)平浪靜,海藻鮮嫩,魚蝦肥美。大天鵝在這里,飲食無憂,歡天喜地。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生態(tài)留白“啊!
游走覓食。
游弋嬉戲。
亮翅起舞。
凌空翱翔。
大天鵝長幼相愛,友邦如賓,天上水下,親如家人。
習(xí)慣于嚴(yán)整的"一”字隊列,游走時抬頭挺胸,雄糾糾,氣軒昂。
大天鵝實行羽類稀有的"伴侶終身”制,愛情忠貞不二。雌天鵝產(chǎn)卵、孵化時,雄天鵝在旁警戒守衛(wèi)。夫妻倆AA制帶孩子。水上游走,孩子們夾中間,大天鵝父母隊頭隊尾各一個,導(dǎo)航并護(hù)衛(wèi)。想不到,大天鵝父親也賢惠!為雄天鵝點贊!
大天鵝幼小時,羽毛灰褐色,是貨真價實的丑小鴨。一年以后,羽毛逐漸變白。眼前這幾只,似乎還沒有完成全部變白的任務(wù)。卻原來,羽類也長大"十八變"!
越來越多的游人和攝影愛好者紛至沓來。有人白天支起三角架,夜晚投宿百姓家。
煙墩角人飲食起居在海草房。海草房,海草苫蓋,山石為墻,屋頂隆起,冬暖夏涼,百年不腐。村里年限最長的海草房有近三百年的歷史。
煙墩角人與大天鵝友好相處,和諧共生。村民們自覺買糧喂食,義務(wù)巡視,村里配有專業(yè)醫(yī)生。怕驚擾,春節(jié)里不放鞭炮。大海一樣的柔情,大海一樣的胸襟。
古樸的海草房,與碧波蕩漾的大海相映成趣。大天鵝輕撫琴弦,演奏一曲古老與現(xiàn)代相融合的動人歌謠。撥弦驚火鳳,焦扇撫天鵝。
春來了,又是遷徙季。大天鵝將呼群喚眾,調(diào)轉(zhuǎn)方向,向著北方……
![]() 詠 鵝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
(圖文作者:威海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長 孫潔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