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期3天的江西省樟樹市組工干部理想信念和專業(yè)素養(yǎng)培訓班在榮成市圓滿結束。學員付強感嘆:“沒想到榮成的黨性教育培訓體系這么完善,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性教育課。” 與付強一樣,參加此次培訓的30名組工干部都有“不虛此行”的感受,大家紛紛表示,3天時間收獲了精神上的財富、工作上的經驗,觸動很大。 江西是有名的紅色文化之都,能獲得江西省干部的稱贊,充分說明榮成的黨性教育培訓體系已漸成熟。黨性教育,也成為榮成承接異地干部培訓班的品牌課程。 承接異地干部培訓班是今年榮成市黨建工作的一個全新探索。年初,榮成市委組織部依托民族復興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整合市內教育培訓資源,設置了黨性教育、基層黨建、誠信建設等11個教育培訓專題,共100多個教學點,承接外地來榮培訓班次。談起這項工作的初衷,榮成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目的是服務全市中心工作,為宣傳‘自由呼吸·自在榮成’提供新的平臺。同時,也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施加壓力,推動各項工作盡快提升。”據(jù)統(tǒng)計,從3月份啟動以來,已承接52個班次,培訓學員2100多人。通過承接異地辦班,榮成真正把黨性教育和基層黨建等工作抓了起來。 異地干部培訓班的從無到有,是榮成創(chuàng)新型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而創(chuàng)新也是今年榮成黨建工作的一個主題。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tài)下,基層黨建工作如何真正落地?黨內政治生活的有效抓手是什么?怎樣才能激活黨員發(fā)揮表率作用的內生動力?這些都成為榮成謀劃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的重要方向。 按照“哪里工作推不開就向哪里創(chuàng)新,哪里常規(guī)辦法不管用就向哪里創(chuàng)新”的思路,榮成持續(xù)發(fā)力、步步落實,逐步構建起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格局,營造了風清氣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 織密組織生活“一張網” 5月10日一大早,榮成市大疃鎮(zhèn)大泥溝村黨員劉義昌早早起床,收拾妥當后,戴上黨徽,精神煥發(fā)地朝村內黨員活動室走去。每月10日這一天,是榮成固定開展的黨員活動日,對全市5.9萬名黨員來說,它已像“生物鐘”一樣,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劉義昌到達時發(fā)現(xiàn),不少黨員同志已先他一步到達。在全部人員到齊后,村黨支部書記岳進永領著黨員們一起學習了黨章,隨后組織黨員就村內精準扶貧項目的實施進行了討論。 據(jù)岳進永介紹,大泥溝村共有黨員43名,其中1名老黨員因為行動不便,沒能參加當天的活動,其余42名全部到會。對于一個省定貧困村來說,以往的黨內政治生活很難組織,而如今,每次活動都是人員齊整,如此大的轉變令岳永進時常感慨。 “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看齊。”這是毛主席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講過的一段名言。只有各級黨組織經常喊看齊,才能時刻警醒、及時糾偏。 喊看齊,就是強調要過好組織生活,通過經常性的學習教育,增強黨性修養(yǎng);通過嚴肅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消除錯誤思想,逐步實現(xiàn)黨員隊伍的同心同向、步調一致。然而,事實上,“喊看齊”并不容易。很多從事過基層組織工作的同志都有這樣的感受:部分黨員長時間不正常參加組織生活,組織生活出勤率不高;又或是人來了,可心沒到,組織生活質量不高。為解決這些長期存在的問題,榮成市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創(chuàng)新推出“三步走”,織密組織生活“一張網”,不放松對任何一名黨員的管理教育。 第一步,健全制度,解決不規(guī)范的問題。年初,榮成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意見》,在全面落實“三會一課”、談心談話、民主集中制等制度的基礎上,明確黨內政治生活的三大板塊,對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學什么、怎么學”進行分類督導:一抓理論學習的常態(tài)化,原原本本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筑牢科學理論根基;二抓組織生活的嚴肅化,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銳利武器,讓黨員直面思想中的實際問題,觸及黨性核心;三抓主題活動的實效化,緊密結合各級黨委重點工作和黨組織自身發(fā)展需要,確定個性化主題,按月建立學習活動計劃,增強組織生活的針對性。 第二步,做實內容,調動黨員參與的積極性。依托已建成的郭永懷事跡陳列館、龍山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組織開放式的組織生活,變課堂講授為直觀感受,讓黨員在參與互動式現(xiàn)場教學中觸發(fā)思考。圍繞搭建黨員發(fā)揮作用的平臺,深入開展“學英!∽霰砺省‘斚蠕h”“創(chuàng)城有我在,黨員在行動”等主題活動,并通過新聞媒體宣傳表彰先進,引導黨員對標提升,使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成為新風尚。同時,榮成還給予各基層支部豐富的選擇和足夠的創(chuàng)新空間。有的鎮(zhèn)街組織黨員編排紅色話劇在村里演出,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正能量;有的部門組織開展黨員紅色征信活動,促使黨員學在日常、做在經常,使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由監(jiān)督管理變成了思想和行動自覺。 第三步,強化約束,解決制度落實不到位問題。為保證黨員能夠按時參加黨內政治生活,榮成市同步建立了約束機制,開發(fā)了“榮成e黨建”手機APP,為每名黨員發(fā)放一本黨員證,每個黨員證都對應唯一的二維碼,每次黨員參加活動情況,都要通過登錄手機客戶端對二維碼進行掃錄紀實,全面記錄黨員參加活動情況。黨員到底來沒來、到底什么時候來的,全部通過數(shù)據(jù)進行真實記錄。如果出現(xiàn)遲到、不到等違規(guī)情況,系統(tǒng)自動記錄扣分。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對廣大黨員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也為處置個別不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提供了直接證據(jù)。 經過這“三步走”,黨員的身份意識和責任感明顯增強,大泥溝的現(xiàn)象在全市范圍內成為一種普遍存在。 激活干部隊伍“一池水”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問責力度的持續(xù)加大,有些干部認為工作干得越多、責任就越大,亂作為減少,不作為增多,給機關管理帶來了新的難題。嶗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士波明顯感受到干部隊伍的活力不如以前那么足了。他曾想過要改變這一局面,但阻力重重。他告訴筆者:“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管理是個很復雜的課題,別的地方不搞細化考核,我們自己搞,機關干部就覺得這個書記‘各一路’,到最后還是不了了之。” 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要找準病因、對癥下藥。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榮成市委下決心從體制機制上來創(chuàng)新突破——在傳承中組部推行的“文建明工作法”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了業(yè)務工作條線制常抓化、中心工作分組制動態(tài)化、應急工作集中制即時化、機關管理全員制常態(tài)化的“四制四化”管理考核理念,實行精細管理、精準考核、信息調度,激活干部隊伍“一池水”。 一套可以量化的管理考核體系,是保障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結合干部綜合評價的“德能勤績廉”5個方面,圍繞提升干部精氣神、執(zhí)行力、責任感和紀律性,榮成市在順承原有例會調度、臺賬管理、督查考核“三位一體”落實鏈條的基礎上,設計了基層干部管理考評“4+2”體系:“4”指機關管理、民主評議、中心工作、業(yè)務工作4個基本項;“2”指風險管控、創(chuàng)新激勵2個附加項。 其中,機關管理考核,主要對機關干部考勤、請銷假、值班等日常管理事項進行考核,把機關紀律挺起來;民主評議考核,每月月底組織機關干部利用手機平臺互相評議;中心工作考核,先由班子會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及階段性任務確定中心工作內容,再根據(jù)工作量和每周點評情況賦分;業(yè)務工作考核,是對機關干部所負責的常規(guī)性工作實行獎優(yōu)罰劣;風險管控考核,主要根據(jù)機關干部提報或出現(xiàn)的風險點賦分,強化干部的風險意識;創(chuàng)新激勵考核,主要結合榮成創(chuàng)新型城市建設,鼓勵大家創(chuàng)新思路、創(chuàng)新舉措,對一些新方法、新經驗進行獎勵賦分。 為保障規(guī)范化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轉,榮成市專門研發(fā)了機關規(guī)范化管理云平臺APP軟件,包含工作日志、電子簽到、民主評議、組織通知、項目計劃等27項具體應用,覆蓋機關管理、工作調度、考核考評各領域。機關干部每天在線簽到簽退、撰寫工作日志、調度工作開展,相關情況當天通報,單位“一把手”每周召開例會,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點評,每月月底形成量化的考核結果并公開公示。通過“日調度、周點評、月考核”的方式,實現(xiàn)逐人逐崗扁平化、信息化管理,機關效能明顯提升。 精細化管理考核和信息化調度解決了考核粗放的問題,實現(xiàn)了考核結果的量化。但考核結果如何使用,關系到考核的生命線。“既然真考,就要真用!”榮成市委旗幟鮮明。去年的“七一”表彰,各單位把名單推薦上來,組織部門逐一核對每月考核成績,排名前5名之外的,一律不能推薦為優(yōu)秀。去年年底,鎮(zhèn)街班子換屆,考察組人人手里一份月度考核成績匯總表,排名靠后的一律不得提拔重用。今年,榮成又雙管齊下,強化考核結果的運用:一方面,考核結果與事業(yè)單位的績效工資掛鉤;另一方面,出臺了《關于規(guī)范干部管理機制提高履職擔當能力的意見》,探索推行輪崗交流、能上能下、容錯糾錯三項機制,明確將“干部考評年度考核結果排末位”“民主評議稱職率不到2/3或不稱職率超過1/3”,作為干部“下”的依據(jù)。通過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倒逼單位重視考核工作,單位不能糊弄了,個人不能應付了,考核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 布好農村監(jiān)管“一盤棋” 5月15日,滕家鎮(zhèn)茂柞村村委大院的“三務”公開欄前擠滿了村民,原來這里張貼著前不久完成的村級財務審計結果,村民們都來瞅瞅。“這樣好,村集體的財務是怎么處置的,村里還有多少資產資源,我們老百姓心里一清二楚,這樣也有利于我們監(jiān)督村干部呢。”村民于國文說。 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預防農村基層腐敗、規(guī)范村干部手中的權力,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農村財務管理不到位、不規(guī)范是這個問題的核心。 2016年,榮成市出臺了村級財務管理22項制度,聘請中介機構對867個村的賬目進行了集中審計,將1.5萬份村級合同錄入信息化平臺,村級財務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然而,通過對審計問題和調研情況的研判,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監(jiān)管模式還不夠完善,特別是對資產資源底數(shù)不清、監(jiān)管不夠,沒有形成完整的監(jiān)管鏈條。此外,全市800多個村,按照統(tǒng)一模式進行審計,用力平均,很難深挖出個性問題。”榮成市審計局副局長于培棟坦言。 因此,榮成市根據(jù)實際制定了村級監(jiān)管“3+2”模式,通過全程監(jiān)管和強力審計督查,約束村干部行為,建立健全農村規(guī)范化管理長效機制,既為今年下半年的村“兩委”換屆掃清障礙,也將全面從嚴治黨的壓力傳導到基層,為農村長遠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3”指建立賬目資金、合同管理、資產資源三大平臺。清產核資后,將村級財務信息全部錄入平臺,村里財產有多少、來龍去脈是什么,以及哪些資產閑置、規(guī)模類型等信息,一目了然。同時,三大平臺數(shù)據(jù)將實現(xiàn)互聯(lián)互通,村級“三資”總量多少、是否已經處置、處置規(guī)范與否、哪些可以盤活,通過三大平臺實時掌控、動態(tài)提醒、相互印證,形成對村級財務的“閉環(huán)式”監(jiān)管鏈條。 “比如說,村里廠房出租,合同按要求錄入平臺后,資產管理平臺會自動標記并生成記錄,資金管理平臺也會提醒租金入賬,并對租金去向進行追蹤,相關內容都可以實現(xiàn)在線查詢。”榮成市農業(yè)局黨委委員、農業(yè)經營管理站站長王高陽介紹。 “2”是指集中審計和村務督查。榮成市經過分析研判認為,村級財務管理22項制度實施后,村級賬務較為規(guī)范,沒必要“一年到頭搞審計”。因此,把每年3月份定為“集中審計月”,在中介機構常規(guī)審計的基礎上,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確定對116個經濟活躍或矛盾隱患村,由榮成市級層面成立審計、農業(yè)等部門組成的審計小組,進行重點審計和延伸審計,解決中介審計多是“賬面審計”、不深不細的弊端。村務督查,則主要圍繞推動制度落實,重點檢查民主程序是否到位、公開是否及時、承諾是否兌現(xiàn),一并檢查黨務工作。目前,全市867個村的中介審計和資產清查工作全部完成,304個村對財務審計結果進行了公開;重點村審計完成了103個村,并為90個村下發(fā)了整改通知書。 為保證審計督查問題整改到位,榮成市又從市區(qū)直部門選派56名經驗豐富的干部,成立了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督導組,幫助鎮(zhèn)街一起分析研判農村黨組織存在的問題,共同研究整治措施,推動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這些措施的實施,布好了農村監(jiān)管“一盤棋”,取得了“三升三降”的顯著效果。一是農村干部的紀律意識進一步提升,農村信訪量大幅下降。村干部在監(jiān)督下有意識地規(guī)范行為,對待“三務”公開的態(tài)度也從“要我公開”變?yōu)?ldquo;我要公開”,由此直接帶來的是,反映農村干部經濟問題的信訪案件下降31%。二是農村集體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經濟負擔大幅下降。在資產清查的基礎上,各村居盤活廠房等閑置資產1.2萬平方米,增加集體經濟收入近百萬元;通過嚴格規(guī)范福利費、招待費、通訊費等非生產性開支,實現(xiàn)了招待費全部取消、福利費總額下降12%,極大減輕了村集體經濟負擔。三是村級事務管理規(guī)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不作為、亂作為等現(xiàn)象減少。結合村級監(jiān)管“3+2”模式的實施,建立了村級會議審批、農村“四職”干部坐班、代記賬等村級規(guī)范化管理制度,使村級事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村級各項事務更加透明,保證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干群關系更加和諧。 一系列推進基層黨建的創(chuàng)新舉措在榮成落地有聲,鍛造了一支作風硬朗、紀律嚴明的黨員干部隊伍,讓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黨心民心進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強大正能量。(《大眾日報》 2017-06-12)(榮成市新聞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