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溫嶺法院公開宣判該案,以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判處楊某、滕某等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到5年不等,并處16萬元到3200萬元不等的罰金。 來自江西的楊某、滕某夫婦,可謂利欲熏心,為了牟利,竟多次購入未經檢驗檢疫的走私冷凍巴西牛肉及牛制品,銷售給他人,金額高達2900萬余元。
(網絡配圖)
去年1月27日,溫嶺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在檢查中發(fā)現一攤販羅某在銷售走私巴西牛產品,隨后在羅某家的冷庫里,還查獲了大量走私巴西牛產品。跟著這條錢,警方查獲了一條走私牛肉的利益鏈條。
(網絡配圖)
僅僅半年多,銷售金額達2900多萬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楊某從廣東、鄭州、武漢等地購入大量未經檢驗檢疫的走私冷凍巴西牛肉以及牛筋、牛百葉等牛產品,在商行內出售。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間,牛產品的銷售金額達2900萬余元。
(網絡配圖)
法院經審理后認定,楊某等人單獨或與人結伙,銷售我國為防控疾病等特殊需要而明令禁止銷售的巴西等國家的牛肉及牛副產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已構成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結合本案中的銷售金額,遂作出上述判決。
“僵尸肉”
“僵尸肉”指冰凍多年銷往市場的凍肉,“僵尸肉”多為走私品,質量安全不能保證。用化學藥劑加工調味品后變成“賣相”極 佳的“美味佳肴”。泛指走私凍肉
(網絡配圖)
危害巨大
走私的凍肉都是沒有經過檢驗檢疫的肉品,如果進食攜帶禽流感、口蹄疫、瘋牛病等細菌、病毒的凍肉,或會危及生命。一些走私凍肉包裝上的生產日期顯示“肉齡”長達三四十年,比緝私人員年齡還大。這些肉有的來自疫區(qū),有的嚴重過期,用化學藥劑加工調味品后變成“賣相”極佳的“美味佳肴”。
(網絡配圖)
鑒別“僵尸肉” 多年的凍肉品質上比鮮肉會差,但只要冷凍過程中沒有發(fā)生解凍現象,從外觀和口感上很難區(qū)別,特別是像泡椒鳳爪這樣的腌制食品,很難分辨是否變質。避免買到“僵尸肉”,試試以下幾個方法: 1、比價格。便宜沒好貨,遇見低于平均市價的肉食謹慎購買。 2、找標識。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肉類產品紙箱不會使用鐵釘和鐵卡,同時外包裝上有輸出國(地區(qū))官方檢驗檢疫標識,有以中文標明品名、生產企業(yè)注冊號、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 3、正規(guī)渠道購買。買放心肉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到正規(guī)超市、菜市場等選擇品牌肉,而且一定要記得索要小票。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這樣的無良商販必須嚴懲!同意的猛戳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