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旗降下來,五星紅旗升上去了”,“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家,這一份記憶,屬于每一位中國人,永久難忘。20年后的今夜,走近香港回歸的親歷者,對于他們,那一幕幕,依舊歷歷在目。香港,香港,無論過多久,無論在何地,心中一樣親。
“英國國旗降下來, 五星紅旗升上去了”
董建華,香港特區(qū)首任行政長官,出生于盧溝橋事變當日,帶著苦難記憶和父母叮囑,他立志“要做一個好的中國人”。20年前的7月1日,已是花甲之年的董建華,最難忘“一降一升”
“看著英國的國旗降下來,我們的五星紅旗升上去了。一個60歲的人,盼望的一個時刻,香港回歸祖國了。這是永遠不會忘記的,而且是一個非常興奮的時刻,很感動,很感動……”
△董建華
“香港被你們占領了150多年, 現(xiàn)在我們要的只是2秒鐘”
我國前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安文彬,為了能讓中國國旗7月1日零時零分零秒在香港上空升起,率領交接儀式籌備小組與英方代表進行了16輪談判。 安文彬回憶,“我們每一次的談判都只為2秒鐘。我跟英方說我們的國旗一定要在零時零分零秒升起來,主權回歸,分秒必爭,這件事情毋庸置疑。所以你們的旗子一定要在23點59分58秒降落,當時英方非常不認同,他們不給我們這兩秒,所以我們前前后后為這件事情進行了無數(shù)次的談判。”
2秒鐘,對當時的中國意味著什么?
升旗晚2秒,英國殖民統(tǒng)治就多2秒。
這意味著香港不能準時回歸。
最后一次談判中,安文彬莊嚴地站了起來,對英方的談判代表說了一段話:
“香港已經(jīng)被你們占領了150多年,而現(xiàn)在我要的只是2秒鐘,你卻是這樣無理相拒。我認為英方這種態(tài)度不僅中國人不能容忍,世人也是不能容忍的。”
英方最終承諾于6月30日59分58秒前降下英國國旗。
國旗升起的那一刻,代表團鼓掌相慶,安文彬哭了,他自言自語道:“你終于回來了”。
“升旗任務完成了, 他一張嘴滿口都是鮮血”
6月30日23時59分48秒,香港會展中心內的香港政權交接儀式進行至最關鍵時刻,英國國旗卻比原定時間提早了12秒降到旗桿底部,國歌聲隨之停止。
站在主席臺下的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杖妰x仗隊大隊長程志強知道,五星紅旗必須而且只能在12秒后升起。他將手舉至胸口,試圖向臺上已抵達位置的升旗手朱濤示意“有情況”。
直播畫面從會場全景切至旗手。“漫長的”12秒一幀幀走過,程志強感到無比緩慢,他們能做的只有等待。
“56、57、58、59、60!”指揮棒落下,《義勇軍進行曲》的音符奏響;朱濤開始了第一個動作,五星紅旗緩緩而上。
7月1日零時零分46秒,國旗按原定計劃上升到8.28米高的旗桿頂端,國歌最后一個音符同時結束。朱濤和兩名護旗手走下主席臺。
“任務完成了。”程志強沒有想到的是,在臺上顯得泰然自若的朱濤開口說第一句話時,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一張嘴,(他)滿口都是鮮血。”
程志強說,儀式開始前,朱濤就已開始流鼻血。他幫忙用涼水拍額頭,再拿棉花塞進鼻孔,為防止特寫鏡頭前鼻梁兩側高低不一,塞完棉花后還使勁捏其鼻翼,讓從外部看不出來。“朱濤后來告訴我,他在臺上仍感覺到不斷有血流出,就一次次地把血吸進嘴里……”
“你們可以下崗, 我們上崗”
△【震撼視頻】1997年香港回歸中英防務交接儀式 這段視頻,20年后再看,熱血依舊。 30日23時53分,中英防務交接儀式正式開始。氣氛凝重而肅穆。中方中校軍官譚善愛向英方衛(wèi)隊長高喊:“我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接管軍營。你們可以下崗,我們上崗。祝你們一路平安。” 猶如鏗鏘誓言和莊嚴承諾,響徹香港上空。 23時59分30秒,英方衛(wèi)隊離開。
△最后一位離開軍營的英國軍人
23時59分55秒,最后一名英國軍人離開軍營大門。他離去的腳步,標志著英國對香港150多年的殖民統(tǒng)治,一去不復返。
“5!4!3!2!1!”時針指向7月1日零時整!五星紅旗在香港會展中心升起的同一刻,五星紅旗亦在此冉冉升起!國歌回蕩在香港夜空!
“小平同志的話,撒切爾夫人聽懂了”
追憶香港回歸,周南是位繞不開的人物。上世紀八十年代率團進行中英談判,九十年代參與籌備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周南親歷了回歸的每個重要時刻。這位九旬老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一上來就要求在1997 年后繼續(xù)維持英國對整個香港地區(qū)的管轄不變,甚至以威脅的口氣說:“要保持香港的繁榮,就必須由英國來管治。如果中國宣布收回香港,就會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和后果。”
△1982年9月24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全面闡述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圖/新華社
鄧小平立刻針鋒相對地頂了回去。他強調,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的余地。“如果不收回香港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都是李鴻章!”
鄧小平還以平和的語調講了一句很重的話,“我們還考慮了我們不愿意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在15年的過渡時期內香港發(fā)生嚴重的波動,怎么辦?那時,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
應該說,撒切爾夫人聽懂了這句相當有分量的話。參與中英談判的時任英國駐華大使柯利達是個“中國通”,他告訴內閣同僚們中國絕不是在“虛張聲勢”。中國領導人的表態(tài)令英國人原來的所謂“共管香港”、“以主權換治權”等等幻想徹底破滅。
△周南
央視第一次大型直播, 就給了97年香港回歸
那一年,億萬中國人在電視機前見證了香港回歸的真實進程與歷史細節(jié)。香港回歸直播,也是央視第一次如此大規(guī)模的直播報道。
據(jù)說英國方面曾提出,政權交接儀式由香港電視機構或英國BBC提供公用信號供CCTV使用,對此動議,中方立即說“不”。政權交接儀式既然是兩國的事情,中國政府作為其中的一方,必須要有對等的、代表自己國家的電視信號。所以,CCTV的電視轉播從一開始就代表國家和政府,是中英雙方談判的一個組成部分。
香港回歸直播的主體任務由央視新聞中心承擔,當時節(jié)目負責人除了知道中英雙方將在7月1日午夜有政權交接儀式,第二天香港及北京將分別舉行一個慶祝大會之外,其他議程一無所知……
△1997年7月1日零時零,香港政權交接盛典。圖/視覺中國
第一次參與新聞直播的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回憶,“最初的興奮之后就是緊張,這畢竟是中央電視臺有史以來最大的新聞事件直播,時間長達72個小時。”,“參與直播的我們,如同連普通運動會都沒參加過就直接參加了奧運會的選手,有沖勁卻無經(jīng)驗,有目標卻不知從哪里出發(fā)。”
72小時直播,一個接一個的困難與挑戰(zhàn),如可貴而又深刻的成長烙印。期間的遺憾與精彩,也早已成為“電視人”與觀眾共同的難忘記憶。
“我的香港記憶”
許多曾在20年前見證香港回歸的普通民眾,對當時激動人心的一幕也仍是記憶猶新。
△1997年6月30日清晨,香港市民特別關注這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最后一天。圖/視覺中國
△1997年6月30日下午6時正,英軍在港島和平紀念碑前舉行最后一次的“日落儀式”。圖/視覺中國
△1997年6月30日黃昏,英方告別儀式在添馬艦東面廣場舉行。圖/視覺中國
△香港97回歸,一對外籍青年分別戴上印有中英兩國國旗圖案的帽子。圖/視覺中國
△1997年6月30日集體婚禮。圖/視覺中國
△【央視公益大片】成龍、容祖兒、陳偉霆聯(lián)袂出演《心手相連篇》
“我們一起, 心手相連, 努力向前, 用愛,筑就更美好的明天!”
轉自:央視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