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景點連老榮成人都未必知道,趁著五一假期趕緊去看看常說莫負春光,五一假期正是出游的好時機,三天假期很難出遠門游玩,市內(nèi)熱門景點又人滿為患,不如去看看咱榮成的這些老景點,景美的小眾周邊游,三天也能無限好時光。
直通東海的嶗山云洞
![]() 自市區(qū)向南幾公里便進入嶗山街道辦事處。放眼望去,方圓十幾公里之內(nèi)主要以平泊丘陵為主,地勢平緩。然而,就在瀕臨東海處,在沒有鋪墊過渡和拓展漫延的情況下,突然間,一座靈山秀峰就拔地而起,顯得秀姿挺拔,卓爾不凡,讓你驚嘆于造物主的出神入化。此山便是以“牢山云洞”而名列道光榮成八景的嶗山。在臨近嶗山山頂?shù)氖麻g有一天然洞穴,經(jīng)常云霧繚繞,所以古人稱之為“牢山云洞”。據(jù)說嶗山云洞是個無底洞,到現(xiàn)在沒有人走到洞的盡頭。站在洞口處,人們會感到有一陣陣的涼風(fēng)從身旁拂過。有人說它直通東海,里面常常轟然作響并時常有云霧從其間噴出,這是龍在吟嘯和吐霧。也有人說洞直通山的北面,洞里藏著許多寶藏。 ![]()
![]() 嶗山,古稱牢山。道光版《榮成縣志》稱,牢山,城南七十五里,有石洞。嶗山巖石新鮮面呈灰白色,風(fēng)化后呈灰黃色。巖石普遍帶有分散狀小紅點。其石質(zhì)地不是很堅硬,整塊石頭往往縱裂成數(shù)塊片狀,再經(jīng)過地殼運動,形成了罅深洞幽的奇特地貌,產(chǎn)生了許多的自然景觀。據(jù)記載,臨近山頂?shù)氖律嫌幸惶烊欢囱,?jīng)常云霧繚繞,所以,古人便命名為“牢山云洞”,曾有“小龍窩”和“老龍窩”之分。“牢山云洞”便是道光年間的榮成八景之一,前來游覽的人接踵而至。清道光年間的榮成知縣李天騭,曾有一首“牢山云洞”的題詠:“生愛層巒結(jié)小庵,攜來臘屐任尋探。天邊樹掛云千朵,洞裹泉深水一潭。常有龍窩噴曉霧,絕勝雁宕罩晴嵐。欣逢五色瞻卿矞,糺縵遺歌和再三。”廟宇、云朵、潭水、霽霧、峰巒等美景匯集一處,恰似一幅閬苑天闕的圖畫。民國時期的達人袁紹昂尤其對嶗山的幽洞、迷霧感嘆不已,他游覽后欣筆寫道:“老龍窩接小龍窩,云氣漫空到處多。洞口氤氳迷島嶼,山頭叆叇隔星河。莫猜神女施帷薄,料有天孫織綺羅。出岫無心都若此,高歌響遏問如何。”民國時期名士王秉倫站在嶗山頂上望著東方浩淼的大海,頗有感嘆地吟道:“茫茫大海涌奇觀,矗矗孤峰秀插天。古昔仙人不可見,老龍洞口迷云煙。” ![]()
![]() 嶗山的面積不是很大,有兩座山峰,呈南北走勢,整體顯得十分緊湊。主峰居南頗為險峻,峰頂狹促,建有一座小平房,為軍事管理區(qū);次峰居北,依偎主峰,山勢稍顯舒緩,峰頂較為平坦。 ![]()
![]() 嶗山最有特色的景物是石頭。所有的石頭上都長滿了地衣,如銅綠銹斑,顯得斑駁陸離。石體上坑坑洼洼,大概是雨水腐蝕,日曬風(fēng)化的結(jié)果。經(jīng)過歲月的斧鑿,山體崩析龜裂,到處怪石嶙峋。山頂上,有的巨石成崖,陡險如削,似一仞寒光寶劍直刺天空;有的則亂石堆疊,危如累卵;有的則片巖橫空出岫,搖搖欲墜,其下的托石似乎奮不顧身,大有力挽同類垂危之勢。于是,山石形成了犬牙相銜、赑屃馱碑、鱷魚饕餮、伏虎欲捕、蛟龍騰躍、猿猴懸壁等險峻之象,讓人心驚魄栗,嘆為觀止。 ![]()
![]() 嶗山云洞,在當(dāng)?shù)貜V泛流傳著一個與狐仙有關(guān)的傳說。在嶗山云洞南面一公里處有一座山叫玉駕山,上面有一座廟宇叫玉駕庵,每年的二月十八日至三月二日,為玉駕山廟會期,前來趕會的人,絡(luò)繹不絕。上世紀(jì)初的一次廟會上,嶗山前的寧家村在廟會上貼了一張尋人啟事。該村寧老漢家的女兒在一個大霧的早晨,從其姥姥家回到寧家村的路上神秘失蹤。寧老漢在沿途村落逐一打聽,都說沒見過該女子。延至一個多月,仍然毫無音信。于是,寧老漢趁廟會人多之際,便貼了一張尋人啟事。這張尋人啟事被一位云游四方的老和尚發(fā)現(xiàn),他向?qū)幚蠞h問清女兒的生日時辰后,給寧老漢留下一句話:“一個月之內(nèi),你的女兒會回來的。” ![]()
![]() 十日之后的一個中午,寧老漢夫妻正在家中準(zhǔn)備午飯,忽然聽到里屋隱約傳來女子的嗚咽聲,寧老漢夫妻連忙跑到里屋一看,正是他們丟失多日的女兒。他們很奇怪女兒是怎么進來的呢? 女兒向父母講述說,那天大霧的早晨,她從姥姥家回來的路上,碰到一個年輕英俊的后生,頭戴禮帽,身穿長袍,文質(zhì)彬彬。后生問她去哪里,她說,去寧家。后生說,咱們正好同路。于是女子就跟在后生身后走。因為霧大,不知不覺中,她被后生領(lǐng)到一個小屋子里,炕上坐著一個老太太,稱是后生的母親。這母子倆對她十分和善。后生每天出去回來都帶一些食物給她吃。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吃,只有一種食物沒法吃,這被后生稱之為面條的,她看到的卻是海蚯蚓。幾天后的一天,她聽到外面有一個聲音說:寧家的女兒走失,全家都急壞了,請速送女子歸家。老太太和后生決定將她送回家。后生對她說:“爬到我背上,別睜眼。”女子便爬到后生的背上,不多時,后生說:“睜開眼睛吧。”當(dāng)她睜開眼睛時,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坐在自己家中的炕上了。后來,人們紛紛說這是嶗山云洞里的狐仙所為。有膽大的曾爬進云洞里,發(fā)現(xiàn)里面十分寬敞還有一塊平整的大“石炕”,可容納100多人就坐。 ![]()
![]() 嶗山還發(fā)生過一件驚天動地的歷史大事。1942年12月4日,日軍在嶗山一帶掃蕩,先后搜捕殺害我干部群眾300余人,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嶗山慘案”。慘案的發(fā)生地就在嶗山東南腳下,那里有一個紀(jì)念碑上面刻著“嶗山慘案發(fā)生地”。在日軍合圍嶗山前夕,警衛(wèi)膠東兵工廠的八路軍一個排20余名戰(zhàn)士,奉命疏散到榮成滕家及嶗山一帶地區(qū)堅持反掃蕩。12月6日,戰(zhàn)士們?yōu)榱吮Pl(wèi)群眾不惜犧牲自己,與敵人展開周旋,解救出很多被鬼子包圍的群眾,最后只剩下7名戰(zhàn)士,埋伏在汪口一帶。當(dāng)日軍逼近,將要殘害隱蔽在海岸邊的群眾時,7勇士突然猛烈向敵人開火,最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7勇士毀掉槍支,慷慨投海,壯烈犧牲。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次慘案,日寇在嶗山一帶共搶劫糟蹋糧食60多萬斤,毀壞農(nóng)具8500多件,燒毀門窗12000多副,損失大牲畜1500多頭,宰殺家禽38000多只,損失其他物資折款約153000多元。據(jù)說,當(dāng)時鬼子掃蕩,嶗山周圍的村落有六十多名黨員,無處可躲,最后決定躲到嶗山云洞里。由于洞口只是一條倒“U”形的石縫,隱蔽性很好,所以,這六十多名黨員成功地逃脫了敵人的搜捕。 ![]()
先有虎礎(chǔ)寺 后有北京城
![]() 虎礎(chǔ)寺中的“礎(chǔ)”當(dāng)?shù)刈xzhuō,不讀chǔ,指山石奇突的地貌。位于尋山街道辦事處大橫山的南山腰,大橫山是偉德山支脈,過去是威海通往俚島的咽喉,地勢十分險要。在黃家村向西望去,大橫山綿延起伏,最高點就是虎礎(chǔ)寺山,海拔214米,在半山腰蔥綠中雜亂著的一片山色凝黃處,便是虎礎(chǔ)寺。 ![]()
![]() 虎礎(chǔ)寺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dāng)年李世民帶領(lǐng)部隊攻打高麗,在這里一只老虎攔住了隊伍的去路,大將尉遲敬德在此處將虎打死,李世民遂命在老虎死的地方,掘土埋虎,并在埋老虎的上面建造寺院,借此鎮(zhèn)虎,意思是利用寺院鎮(zhèn)住一方妖孽,寺院遂得名“虎礎(chǔ)寺”。黃家村老人說虎礎(chǔ)寺建于唐代,北京城則建于元朝,晚了六百多年。當(dāng)?shù)赜懈柚{:“先有虎礎(chǔ)寺,后有北京城。” ![]()
![]() 虎礎(chǔ)寺遺址面積約2000平方米。中間一塊約有500平方米,是虎礎(chǔ)寺遺址主體部分,地基清晰可見,部分殘墻半米多高,殘磚、亂石、碎瓦成堆,雜草、荊棘、青藤叢生,蒼松、刺柏、楸樹參天,一個很大的旗桿石,長方形,插孔直徑約20厘米,隱隱透露出虎礎(chǔ)寺當(dāng)年的輝煌。 ![]()
![]() 在虎礎(chǔ)寺主體遺址的右前方,有一眼石砌完整的古井,井臺一平米左右,僅數(shù)尺之深,泉水依然清涼透徹,一種寧靜幽遠之感油然而生。 ![]()
![]() 虎礎(chǔ)寺主體遺址前面是一塊寬闊的場地,場地邊角有一只簡陋的石制喂馬槽,馬槽邊上有拴繩小孔,馬槽四周有地基;⒌A(chǔ)寺主體遺址左邊有兩個依山而建,鋪著山石,高出地面約10平方米的“平臺”,右邊則是一個是約30平方的平臺,推測為和尚練武的地方。 ![]()
![]() 據(jù)山下黃家村一位老人說,虎礎(chǔ)寺當(dāng)時名聲大,香火旺!稑s成市志》也有記載:“境內(nèi)歷史上廟會較多,起初人們到廟上進香祈禱,后商賈逐步介入,百貨所聚,形成一種特殊的傳統(tǒng)貿(mào)易場所;⒌A(chǔ)寺廟會,會期為四月十六日至二十日,正會期為四月”。 ![]()
![]() 沿虎礎(chǔ)寺遺址,向虎礎(chǔ)寺山頂攀登,山勢陡峭,怪石嶙峋。最艱險的路段亂石重重,疊崖連連,據(jù)有的游客介紹說,這里有個蛇仙洞,洞里的蛇一年四季不入蜇,當(dāng)?shù)厝税阉闯墒巧耢`的化身,便在此求神拜仙。 ![]()
![]() 爬上虎礎(chǔ)寺山頂,向西北望去,山巒逶迤,奇山異石,互競軒邈,巨峰山尖,在飄云中時露崢嶸。南南望去,一山挑兩水,右面逍遙山水庫逶迤而來,左邊神嶺湖環(huán)抱群山。山水相依,水天一色,波光粼粼,雄偉壯觀,讓人倍感心情舒暢。 ![]()
![]() 虎礎(chǔ)山下的黃家村已開始舊村改造,神嶺湖畔已建起了畫家藝術(shù)村、開心農(nóng)場、綠茶采摘園,成為秀美的休閑旅游風(fēng)光圣地。 ![]()
![]() 提起虎礎(chǔ)寺,就不得不紀(jì)念膠東劉胡蘭——張晶麟烈士。1940年2月,14歲的張晶麟?yún)⒓恿丝谷站韧龌顒印?941年4月初,她到峨石鄉(xiāng)擔(dān)任婦女自衛(wèi)團干事。峨石鄉(xiāng)與日軍據(jù)點相距不足半里,張晶麟就在敵人的鼻子底下,發(fā)動婦女站崗放哨,縫衣做鞋支援前線。虎礎(chǔ)寺扼威海通往俚島的咽喉,日偽軍一直想利用這座古寺安設(shè)據(jù)點,妄圖切斷榮成中部各區(qū)之間以及與威海的聯(lián)絡(luò),以摧毀偉德山中心抗日根據(jù)地。 ![]()
![]() 1941年9月18日,為了防止日偽軍擴大據(jù)點,峨石鄉(xiāng)委決定拆除部分廟宇。張晶麟自告奮勇地承擔(dān)了拆除虎礎(chǔ)寺廟的任務(wù)。清晨,張晶麟帶領(lǐng)群眾出發(fā)。但由于漢奸告密,日偽軍在廟內(nèi)外設(shè)下了埋伏。當(dāng)張晶麟率領(lǐng)群眾趕到虎礎(chǔ)寺時,密集的子彈向群眾射來,當(dāng)時就有幾名群眾倒在血泊里。在此危難時刻,張晶麟不顧個人安危,一個箭步跨上一塊高地,大喊一聲:“趕快分散!”在她的指揮下,大部分群眾突圍脫險了,她卻不幸被捕。偽軍中隊長孫克文妄想從張晶麟口中得到黨組織的秘密,先是以華服美饌、封官許愿等手段誘騙她,但張晶麟毫不動心。誘騙不成,敵人就對她施用皮鞭打、坐老虎凳等種種酷刑。張晶麟威武不屈,痛斥日軍侵略暴行。敵人惱羞成怒,于9月21日將張晶麟押赴虎礎(chǔ)寺殺害。張晶麟犧牲時年僅15歲,被人民群眾譽為“劉胡蘭式”的少年女英雄。 ![]()
百尺盤崖
![]() 百尺盤崖,為清朝道光年間榮成八景之一。位于城西街道百尺崖村東南山,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馳名中外的百尺盤崖風(fēng)景區(qū)。該景區(qū)懸崖高約40米如刀削般整齊,盤龍柱依附而上,藏龍洞深不見底,周圍群山環(huán)抱,沽河水縈繞其間,山清水秀,如畫般的美麗。 ![]()
![]() (清)李天騭曾這樣描述百尺盤崖“已筑長城萬里賒,更從海嶠度荒遐,烏啼洞口千聲碎,云起峰腰一角斜,峻坂蜿蜒穿曲徑,懸崖陡峭墜飛霞,東來便是篷壺地,龍背風(fēng)高漫泛槎。”該風(fēng)景區(qū)距榮成市5公里,距威海45公里,是為榮成著名風(fēng)景區(qū)。百丈盤崖得以揚名后世,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山西舉人、曾主持編印道光版《榮成縣志》、清道光十七年(1837)任榮成縣知縣的李天騭。 有一天,李天騭公余閑暇,策馬來到轄區(qū)內(nèi)榮成西邊一個偏僻鄉(xiāng)野之處,就是現(xiàn)在的城西街道辦事處百尺崖村東南山盡處。這里是雄渾蒼茫的沽河中下游蘭家河段,但見河水清澈如練,寬闊的河床沙灘細軟如綿,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閃著銀光。蘭家河自西向東迤邐而來,就在百尺崖村東南方向的一個山腳下,突然折向南浩蕩而去。這個折角處的景色,讓李天騭為之驚嘆。只見一堵危崖面向西方,懸立當(dāng)空,搖搖欲向河中傾覆,河水在它的腳下切入深洞,然后從另一端汩汩流出。李天騭臨景興發(fā),隨即吟詠出一首讓后人品賞玩味不已的詩句:“已筑長城萬里賒,更從海嶠度荒遐。鳥啼洞口千聲碎,云起峰腰一角斜。峻坂蜿蜒穿曲徑,懸崖陡峭墜飛霞。東來便是蓬壺地,龍背風(fēng)高漫泛槎。” ![]()
![]() 李天騭告訴人們這樣一層意思——我從百里之外海邊的縣城來到這個偏僻的地方,沒想到這里的景色是如此的壯觀。你聽,這危崖之下的洞口不時傳出鳥的鳴唱;裊裊的云霧像一條飄帶,在崖的半腰上纏繞而上,輕輕蕩去;我沿著崎嶇陡險的小道,攀上懸崖的頂端,看那云霧在日光的照射下,顯出七彩瑰麗的霞光;我就像身臨蓬萊仙境,如癡如醉,又像是站立在隆起的舟舷之上,劈波斬浪,御風(fēng)而行。 ![]()
![]() 一百年后的民國時期,江蘇南通人、應(yīng)邀來榮成編纂民國《榮成縣志》的袁紹昂,有一天也來到了百丈盤崖。他這次和眾多的游者一起,從容地游歷了周圍的“層崖”和“丘壑”。袁紹昂沒有想到在榮成腹地這個偏僻之處,竟然藏著這樣一處獨絕于世的雄峻佳境。在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他詩興大發(fā),也為后人留下了百丈盤崖的美麗描述:“走遍層崖又一崖,天然丘壑自安排。高峰嶻嶪(jieye高峻巍峨之意)無人到,僻地嬉游與客偕。峻峭縱橫雄踞虎,蜿蜒旋轉(zhuǎn)笑盤蝸。導(dǎo)余先路有樵隱,日夕歸來山氣佳。”在袁紹昂的眼中,百丈盤崖,崖勢雄壯如猛虎,山勢旋轉(zhuǎn)如蝸螺,為我們描述的景色更加具象。崖勢我無緣得見,但那山勢我去看過之后,方知非袁紹昂之筆,則難達其絕妙意韻。 ![]()
![]() 如今懸崖早已不見,其北面連綿起伏的山峰,依次走高,錯落有致,真如袁紹昂筆下描述的那樣,像一只盤螺,層疊盤旋。山上植被茂密,蒼松如海,一片青黛,其間雜有柞樹,還有一些紅葉掩映其中。遠遠望去,山林如絨如云如毯,紅綠相間,就像一幅懸掛著的山水畫。山中有很多的蘑菇,如紅菇、粘菇和牛肝菌等,采摘回來做湯、炒食鮮美無比。蘆笛花漫山遍野,一叢叢,一簇簇,就像一羽羽雪樣的鵝絨翩然而舞;像一朵朵皎潔的絲絮隨風(fēng)飄搖。山中有很多的野雉、斑鳩、灰雀在松林上空和灌木草叢中飛翔鳴唱。整個山野充滿了一種原始、蒼莽、雄壯的美感。百丈盤崖具有石險、石奇、洞幽、水秀的特點,該懸崖高達140尺以上,上下直懸,并向前傾斜,若刀削斧劈,阻擋西邊而來的河水。 ![]()
青魚灘兔子石
![]() 從尋山鎮(zhèn)青魚灘村村南的山頂向海中望去,你便會看到,在離岸約三百米的海水中有一塊巨石,像一只兔子蹲伏在水面上,這就是在當(dāng)?shù)匦∮忻麣獾?ldquo;兔子石”。 ![]()
![]() 傳說遠古時候,嫦娥耐不住廣寒宮中的寂寞,遂帶了玉兔翩然下凡,來到廣闊的東海上空。時逢谷雨前后,春風(fēng)和煦,海水碧綠,嫦娥心情為之一暢。見四下無人,天干脆卸去衣衫,連同玉兔一起放在不遠處的一塊礁石上,自己則在萬頃碧綠之中盡情暢游。不一會兒,海水突然上下涌動,浪頭一個高過一個,“轟隆”之聲響似奔雷。嫦娥大驚,她知道這是龍?zhí)映鰧m巡海了,便慌忙到礁石上穿好衣服。剛欲伸手去捉玉兔,一個巨浪打來,嫦娥失足落入海里。隨著一陣狂笑,龍?zhí)幼运鞋F(xiàn)出身形。原來龍?zhí)釉缫寻l(fā)現(xiàn)嫦娥,又見她美貌,便欲將她攝入水中帶回龍宮。然而嫦娥豈是尋常女子,雙腳剛沾水面,她伸手招來一片彩云,轉(zhuǎn)眼升至半空。龍?zhí)邮┱狗,巨浪騰空而起,皆向嫦娥撲去。嫦娥見情勢不妙,也顧不上玉兔了,只身奔回月宮。卻說龍?zhí)涌諝g喜一場,回頭見那玉兔仍呆在石上,傻乎乎地看著他,心中羞惱交加。他伸手一招,又一陣巨浪卷過,直把玉兔澆得奄奄一息,方才回轉(zhuǎn)龍宮。玉兔連驚帶嚇,又灌了一頓海水,不一會兒氣絕身亡,死后化做一塊巨石,就是“兔子石”。 ![]()
(轉(zhuǎn)自:山東榮成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