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70歲北約正面臨挑戰(zhàn)和難題 急需重塑自我4月4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迎來了成立70周年紀念日。4月3日至4日,北約組織各國外長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會議,討論北約當前面臨的諸多新課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于當?shù)貢r間2日與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舉行會晤。 當前,圍繞軍費分擔、反恐協(xié)作、美歐貿易談判及美國多次退約等問題,北約內部矛盾重重,呈現(xiàn)離心傾向。國際輿論普遍關注:70歲的北約將呈現(xiàn)給世界一個怎樣的形象? 頻繁刷“存在感” “慶;顒咏导墶”美國《時代》雜志網(wǎng)站分析認為,與成立50周年、60周年時的首腦會議相比,今年降格為外長會議反映了“美國政府對該聯(lián)盟的持續(xù)懷疑”,“這是北約地位下降的標志”。 與慶;顒拥牡驼{風格不同,一段時間來,北約在東歐頻刷“存在感”。 當?shù)貢r間4月1日,北約軍艦分別抵達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和格魯吉亞黑海港口波季。烏克蘭國防部發(fā)布通報說,北約軍艦將在訪問結束后,同烏、格兩國海軍在黑海舉行聯(lián)合軍事演習。格邊防局發(fā)表聲明稱,北約軍艦的這次來訪充分表明北約對格魯吉亞的安全承諾。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4月3日報道,美國常駐北約代表哈奇森表示,北約有意通過一系列“黑海措施”,包括更密集的空中偵察和加大北約艦艇在此海域的航行,并“保證烏克蘭艦艇能夠安全通過刻赤海峽”。 4月1日,斯托爾滕貝格宣布,北約成員國將撥款2.6億美元為美國軍隊在波蘭境內建設軍事基礎設施。 另據(jù)拉脫維亞媒體報道,北約多國部隊北方司令部上月8日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郊區(qū)的阿達日軍事基地舉行揭牌儀式。拉脫維亞國防部長帕布里克斯表示,這是北約首次在波羅的海地區(qū)設立司令部,將有助于強化波羅的海三國乃至北約所有成員國的集體安全。 “當北約核心的互助理論引發(fā)成員質疑和擔憂時,其加強在東歐和黑海地區(qū)安全的舉措廣受歡迎。”美國《時代》雜志網(wǎng)站分析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袁征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受烏克蘭局勢及美俄關系趨緊的影響,北約在黑海及波羅的海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的軍事活動有所提升。事實上,“自冷戰(zhàn)結束以來,北約東擴的步伐沒有停止”。 針對此次北約外長會議的三大重點議題——北約與俄羅斯關系、反恐及軍費分擔,袁征認為,走過70年的發(fā)展歷程,北約為維系其存在,正不斷轉型,根據(jù)形勢變化找到新的任務點,以增強內部的凝聚力。 最需要的是團結 據(jù)“今日美國”網(wǎng)站報道,特朗普4月2日在與斯托爾滕貝格舉行會談時表示,北約成員國應繼續(xù)增加國防開支,并重申北約各成員國國防開支應達到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 在軍費分擔問題上,美國一直向北約盟友施壓,要求其履行承諾。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刊文指出,“美國在國防開支問題上毫不留情地打擊北約盟友,即使這樣會對聯(lián)盟的凝聚力產生威脅。這讓人對美國長期以來保衛(wèi)歐洲的承諾產生了質疑。” 布魯金斯學會網(wǎng)站刊文稱,北約作為“跨大西洋共同體”,依靠兩個支柱:一個成功的防御聯(lián)盟和一個更加成功的歐洲一體化項目。然而,“美國人常常沉迷于對歐盟的蔑視,并一再攻擊歐盟和個別成員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軍費分擔問題只是北約內部矛盾的冰山一角。當前,美歐裂痕加大,正持續(xù)向北約投射。 據(jù)袁征分析,北約是在冷戰(zhàn)背景下、基于維護美國自身霸權的需要而成立的,它在歐洲乃至全球層面的安全議題中意義重大,對維護歐洲的安全與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冷戰(zhàn)的結束,歐洲面臨的外部安全威脅相對減弱,加之歐洲對自主防衛(wèi)的追求,使得北約的凝聚力也相對下降。 美國新聞網(wǎng)站“政治”的文章指出,美國對歐洲安全保障的興趣減弱,這是北約面臨的最大長期挑戰(zhàn)。此外,英國“脫歐”及隨之而來的離心力量將加劇這種情況,會破壞政治團結——這是北約這個依靠“共識”運作的組織的真正致命弱點。 袁征指出,北約內部的分歧還體現(xiàn)在諸多方面。一是從退出《巴黎協(xié)定》到退出伊核協(xié)議,再到退出《中導條約》,美國多次“退群”遭到歐洲盟國反對態(tài)度。二是北約內部對俄羅斯的政策也有不同。三是由于歐洲國家對外貿易的多元化和發(fā)展水平的不均衡性,美歐貿易協(xié)議達成難度較大等。 還有分析指出,北約各方亟須就如何繼續(xù)加強反恐達成一致。美國《華盛頓郵報》2日報道說,特朗普近來頻頻在私下場合批評盟友在阿富汗的軍事投入不夠,要求縮減美國對北約的貢獻。 對此,《外交政策》雜志坦言:“在迎接70歲生日的時候,北約最需要的是團結。” 北約要重塑自我 赴美之前,托爾滕貝格曾表示,將借助北約70周年紀念日這一契機,盡可能淡化成員國之間的分歧。他自信地說:“北約的強大在于,盡管存在一些差異,但始終能夠圍繞我們的核心任務團結起來,即保護彼此。” “北約70歲了,下一步將邁向何處?”美國新聞網(wǎng)站“政治”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文章援引學者觀點稱,面對全球秩序的重大變化,北約需要重新思考其核心使命。“北約最需要做的,是保持與美國的高度凝聚力和合作,并抵御推動歐美‘離婚’的離心力量。如果沒有歐洲的一流盟友,美國將會弱得多。” 袁征也指出,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后,美國將烏克蘭作為維系北約團結的一個支點。將俄羅斯視為外部威脅,已成為北約加強內部團結的新動力。“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引發(fā)歐洲對美俄軍備競賽的擔憂,歐洲只能被動選擇依靠美國來應對不確定的安全威脅。” 特朗普在競選總統(tǒng)期間和選舉獲勝后曾多次抨擊北約“已經過時”。雖后來又有改口,但據(jù)《紐約時報》消息,特朗普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曾多次提出想退出北約,引發(fā)外界對北約前途的擔憂。 據(jù)美國《國會山報》報道,今年1月2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57∶22票通過一項立法,其中有一項規(guī)定是拒絕總統(tǒng)特朗普潛在嘗試退出北約的任何努力,表達了國會對北約的堅定支持。 在袁征看來,從美國方面看,美國要求歐洲盟友承擔更多的軍事義務、增加國防開支,其前提是在美國的主導之下進行。同盟關系是美國全球霸權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國退出北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從歐洲方面看,歐洲國家也肯定北約的作用,希望美國能夠真正發(fā)揮領導作用。對于完全拋開北約,實現(xiàn)徹底的歐洲防務獨立這一選項,歐洲國家會極其慎重選擇,目前可能性還不大。“北約內部有摩擦和矛盾,但還沒有發(fā)展到散伙的地步”。 “一聲響亮的‘生日快樂’,是這個跨大西洋聯(lián)盟應得的。”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wǎng)站的文章稱,70歲的北約正面臨一系列挑戰(zhàn)和難題,但不應低估北約重塑自我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