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村莊》首播反響強烈 細數劇中的榮成元素信息來源:榮成市融媒體中心
電視劇《溫暖的村莊》劇照。 我市本土電視劇《溫暖的村莊》于2月24日首播結束。陪伴我們走過整個春節(jié)的小村故事也在煙墩角的海邊劃上了句號。自開播以來,這部以膠東漁村為背景,處處洋溢漁家風情的輕喜劇在我市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收視熱潮。 煙墩角社區(qū)居民曲榮仁說:“每晚早早吃過晚飯,我就在電視機前等候。我還作為群眾演員在劇中露臉了呢,看到自己的家鄉(xiāng)登上熒屏,特別驕傲。”煙墩角社區(qū)居民梁秀云喜悅地說:“看著電視劇里熟悉的場景,感覺真的很奇妙,講的就是我們普通漁民百姓的生活?吹接^眾們夸我們村環(huán)境好、風景美,感覺特別自豪。” 《溫暖的村莊》講述了發(fā)生在天鵝灣村里關于夢想與親情的故事。主人公王一鳴高考落榜,前途迷茫卻心懷歌唱夢想,在大家的鼓勵下參加電視臺歌唱比賽,意外入圍卻又意外“出局”,被淘汰后心灰意冷的他陷入了低潮,質樸善良的鄉(xiāng)親們因此展開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溫暖行動”,幫助王一鳴解開心結、找回自信。原本暗中較勁的舞蹈隊成員們也冰釋前嫌,在王一鳴的助演下,在市文藝匯演中取得佳績,村里也如愿獲得“精神文明村”獎牌。 《溫暖的村莊》作為一部幽默風趣的農村輕喜劇,具有濃郁漁家色彩的喜劇元素被充分挖掘并融合進角色和劇情,質樸的氣質加上獨特的膠東風格,使整部劇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鮮明的地域特色、詼諧的劇情內容刻畫的是榮成漁民們天性幽默、爽快的個性,講述的是鄉(xiāng)親鄰里之間真摯的關懷,描繪了海邊漁村安靜美好的生活。 《溫暖的村莊》將我市天鵝湖、海草房、海帶、大天鵝、鲅魚水餃、濱海風光、漁家樂等眾多地方元素完美融入到劇情中。劇中,天鵝灣村依山傍海、風景秀麗,古老的海草房獨具特色,講述著數百年的漁家文化,農家院兒里晾曬著各式海鮮,海里漂浮著幾艘漁船,大天鵝引吭高歌,民宿的主人為游客端上正宗的膠東美食…… 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元素在熒屏上呈現出獨具風味的膠東文化,民宿、天鵝、海草房成為人們春節(jié)旅游的新選擇。今年春節(jié)期間,許多游客和攝影愛好者來到我市和天鵝一起過年,體驗別樣年味兒。據了解,春節(jié)期間,煙墩角平均客流量每天約1.2萬人次,漁家樂住宿情況初一至初七平均每天約600人,七天營業(yè)額約為55萬元。黑龍江游客向女士和家人特意到這里過年,她表示:“榮成有優(yōu)雅的大天鵝、古老的海草房、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讓我流連忘返。今年一家人來到煙墩角,當一次快活的漁家兒女,過一個風味獨特、安靜祥和的新年。” 劇中人物“王不開”的家是膠東傳統(tǒng)民居——海草房。海草房被詩人稱為“流傳百年的古老童話”,石塊壘墻、海草覆頂,防蟲蛀、不霉爛、不易燃燒,冬暖夏涼、居住舒適。 劇中人物“王不開”的家中掛滿腌魚,是正宗的榮成味道。榮成人都有腌制咸魚的習慣,將鲅魚片放到盆里,一層魚撒一層鹽,腌夠一整天,選一個晴朗的日子出鹵,就能貯藏保存了。 大天鵝在劇中“本色出演”。每年10月下旬,大天鵝飛到榮成棲息越冬,來年3月飛回西伯利亞繁衍生息。潔白靚麗的身姿為電視劇添姿增彩。 大結局中,漁民號子閃亮登場。作為漁民生產勞動中不可缺少的古老歌謠和精神號令,漁民號子在我市沿海區(qū)域廣泛流傳。漁民號子既有鼓舞情緒、調節(jié)精神的作用,又有指揮生產、協調動作、統(tǒng)一行動的功能。 漁家鑼鼓也當了一回“群眾演員”。漁家鑼鼓是漁民生活和勞動中常用到的民間吹打樂,是漁民海上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出海前打出振奮雄壯的鑼鼓聲調,能激發(fā)漁民戰(zhàn)勝大海的信心;出海回來打出歡快輕松的鑼鼓聲調加嗩吶吹奏能表達漁民滿載而歸的喜悅心情。 獨具韻味的榮成方言、大結局“匯演”場所——榮成博物館、熟悉的成山大道、市民文化中心也在劇中一一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