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喜歡唱歌的父親總是會哼起這樣一首歌:“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萬丈,古樹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岡,羊腸小道難行走……” 我出生在埠柳鎮(zhèn)一個叫漢章泊的村子里。按理說,既然是“泊”,就應(yīng)該與水結(jié)緣,山應(yīng)該不會太高?蓪嶋H上,我們村中的洼地并不多,村后的絕大部分都屬于山地,如何管好這一部分土地,成了村民繞不過的一道坎。于是,這首歌便成了人們挑戰(zhàn)大山的生動寫照。 我出生于1977年,屬于典型的“能知父母苦,種麥也收禾;雙搶泥和汗,烈日皮曬破”式的“70后”。父親是那種篤信“勤能致富、土里生金”的人,所以家里一共承包了10多畝地,其中大部分都是山地。每次到后山勞動時,唱起這首歌或許是他聊以自慰的最好方法。而那條崎嶇陡峭的山路上,也留下了一段段難忘的回憶…… 那是一個春季,父親要耕種山上的農(nóng)田,所以要向山里運輸肥料。那時,我家的交通工具是由兩頭牛拉著的大車,相比于其他農(nóng)家的獨輪車,這已經(jīng)算是豪華配置了。雖然通往北山的路面寬度還可以,但是坡度很大,路面又坑坑洼洼,所以究竟能不能爬上這個坡,大家心里都沒個底?紤]到以防萬一,老爸找來了大伯,二人挑了半天土,費了好大氣力才將路填平。準(zhǔn)備工作就緒之后,大伯在前面牽著牛,父親在后面駕馭著套在轅上的主牛,而我和媽媽則在后面負(fù)責(zé)推車。萬事俱備后,大家拉開架勢,開始了艱苦的攀爬之旅。
剛開始還算順利,盡管速度很慢,但是兩頭牛還是艱難地邁著步子一步步向山頂挪動,后面的車輪滾動起來像電影中的慢鏡頭,一幀幀向前播放著……忽然,套在轅上的牛腳底一軟,車輪滾動方向發(fā)生了改變,瞬間,我感覺到車尾重重砸在我的胸口,險些栽倒。前面的牛本來就不是個愿出力的主,一覺察到后面的拽力增大,馬上調(diào)轉(zhuǎn)頭來,想要向下坡跑去。“回來,畜生!”大伯急忙拽住它,但是,這犟牛哪肯就犯,直接用牛角把大伯拱倒,沒命地向山下跑去…… “快躲開!”父親朝我們大喊道,我還沒反應(yīng)過來,母親一把把我推到路邊的草叢中,她的腳卻被牛車結(jié)結(jié)實實軋了一下,坐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父親還算冷靜,使勁拽緊韁繩,將牛車引入旁邊的一堆麥垛上,才避免了一場慘劇的發(fā)生…… 第二年夏季,父親把牛和牛車賣了,又找親戚湊了2000多塊錢,買了一臺東風(fēng)牌手扶拖拉機。這是我們村第一臺家用拖拉機,引起的轟動不亞于現(xiàn)在買了一架私人飛機。
看得出,父親這次鳥槍換炮是下了血本的。在他的心目中,要想征服這條路只有靠機械。于是,在我們一家人的期待中,父親開始了全新的挑戰(zhàn)之旅。 麥?zhǔn)臻_始了。上山前,父親挑了十幾筐石子,又用了一整天的時間將路填平然后信心滿滿地開著拖拉機向山頂進(jìn)發(fā)。
由于上山是空車,所以上坡時并沒有遭遇什么波折,而這次的挑戰(zhàn)是下山的時候。當(dāng)時,村里還沒有聯(lián)合收割機,收完麥子后,需要裝載運回。下山時,雖然父親將車速控制得很慢,但是車上裝載的麥子卻不太聽話,在車上搖頭擺尾像喝醉了酒一般。前半段還算不錯,雖然有些顛簸,但幅度不大,車子還能正常行駛在這條勉強叫作“路”的路上?傻搅酥虚g那段——沒錯,正是上次出事那一段,車頭迅速下沉,車身猛地一甩——就像大海中巨浪托起小船那樣,當(dāng)達(dá)到最高點時,又迅速跌落到最低點。這一下,車上的麥子不干了,拼命地想擺脫車斗的束縛,車身也跟著向一旁栽去。父親畢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見情形不妙,猛地向車子跌落的反方向跳去,再次逃過一劫……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萬丈,古樹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岡,羊腸小道難行走……”他爬起來的時候,嘴里竟然又唱起了這首歌,聽得出,那聲音里滿是蒼涼,滿是無奈…… 生活還要繼續(xù)。父親第二次挑戰(zhàn)失敗后,他的眼神已經(jīng)沒有第一次那樣的倔強與不羈。面對陡峭的山路只能選擇屈服,這以后對于后山的運輸方式又回歸于最原始的狀態(tài)——靠人去身背肩扛,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轉(zhuǎn)眼間,時間進(jìn)入到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關(guān)注下,筑路工程重裝上陣,挖掘機、推土機、裝載機如鋼鐵戰(zhàn)士般沖向山頂。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奮戰(zhàn),村里的水泥路終于竣工。這條路和其他村子貫通,連起一張龐大的運輸網(wǎng)。遠(yuǎn)遠(yuǎn)望去,它就像一條銀色的絲帶飄揚在崇山峻嶺之間,蔚為壯觀。這是一條蜿蜒與平坦混合在一起,奇趣與壯美混合在一起,失敗與成功混合在一起的全新的路。走在這條新路上的年輕人,有幾人能知道當(dāng)年無路的艱辛? 如今,作為一名老黨員,年近古稀的父親被村里安排看護(hù)園林花木,工資每月2000元左右,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每天汗流浹背地辛苦勞作。而他自己卻割舍不下與這座青山間的那份感情,每天徜徉在這條寬闊的水泥路上,時而俯視,時而遠(yuǎn)眺,也許在他心中會想起這樣一句話:“低頭不是認(rèn)輸,是要看清自己腳下的路;仰頭不是驕傲,是要看清自己的天空。”這樣寬闊的路,這樣蔚藍(lán)的天,怎能不讓他揚眉吐氣、怡然自樂呢?
山路修好了,馬路也變寬了。2017年初,白龍河岸龍漢線開通,寬敞的柏油路直通遠(yuǎn)方,一直延伸到港西、威海……馬路兩旁,栽植了品種繁多的花草樹木,還安裝了玉蘭花路燈。每當(dāng)夜幕降臨,燈火輝煌,整條馬路就變成燈的海洋。每當(dāng)回家時,我的耳畔都會響起一首童年的歌謠:“麥香飄萬里,歌聲隨風(fēng)傳,雙腳踏上豐收的路,越走心越甜,越走心越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