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2018年春節(jié)的腳步日益近了,人們又要開始置辦年貨了。喜慶的年貨大街、熱鬧的年貨市集、送到家的網(wǎng)絡(luò)年貨……人們可以選擇的年貨越來越多,時代不同,賦予年貨的寓意也各不相同,但每個年代的年貨都是那個時代的烙印,是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 20世紀(jì)70年代,物質(zhì)相對貧乏,人們對年貨的追求無外乎盼望用發(fā)的豬肉票、糧票買幾斤豬肉、幾條魚。人們高興地將買回的魚肉提回家,擔(dān)心被貓偷吃,就高高地掛在墻壁上、屋檐下。家庭生活好的社員把肥豬送去宰殺,主要為換回過年穿的新衣服、新鞋子,再買回幾斤白肉膘煉油,以填補食油的不足,煉完油剩下的肉脂也是過年的一道美食。糖果,一直都是年貨里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那里有家人團聚的甜蜜,有對自己一年來辛苦的獎賞,也有心頭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當(dāng)然還有靠手藝掙飯吃的匠人,他們收入頗高,全年收入可買回一輛緊俏的“金鹿”或“鳳凰”牌自行車,這也是當(dāng)時最貴重的年貨。
![]() ![]()
![]() 榮成靠海,過去人們手頭再緊巴,年前總少不了要趕年集,買回小海米、蝦皮、海蜇皮、粉條、糖塊、茶葉、地瓜燒酒作為年貨。同時,炒點花生,準(zhǔn)備招待來訪的親戚朋友。五顏六色的掛歷必不可少,上面的圖案要么是守衛(wèi)邊疆的戰(zhàn)士畫像,要么是頭戴毛巾的社員手捧豐收糧食的鏡頭,要么是胖娃娃抱鯉魚的吉祥年畫。
![]() 到了20世紀(jì)八九十年代,人們越來越重視年貨的采購,多購買白酒、香煙、食用糖當(dāng)作年貨。此時,農(nóng)村喂豬的人家少了,有的家庭買回豬下貨,一家烀豬頭,全村人都能聞到香味。蔬菜門市熱鬧起來,人們早早排起隊伍,等候購買反季節(jié)的芹菜、蒜薹、蒜苗、豆芽、花菜等新鮮蔬菜,放在寒冷地方保存,只等過年吃。購買年貨時,人們還是不忘買上一本掛歷,內(nèi)容大都是電影明星的照片。黑白電視機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條件好的人家已經(jīng)能夠自己買的起一臺電視機,一般選擇在將近年關(guān)的時候?qū)⑦@“高大上”的電器搬回家。過年的時候,鄰居們湊在一起,邊看電視邊聊天,屋子里擠滿了人,很熱鬧。富裕的人家買年貨更是大方,有人用全年收入買回一輛摩托車。
![]() ![]() ![]() 進(jìn)入新世紀(jì),物質(zhì)變得充裕起來,年貨也變得種類繁多。誰家里換個電視添個冰箱,已經(jīng)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也不用非得等過年的時候購買了。雞鴨魚肉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人們更看重的,是一家團圓的情懷。年貨的選購上更重視健康,過一個高品質(zhì)的健康年受到市民追捧。鄰近春節(jié),商家們都使盡渾身解數(shù),備足貨源,出臺各種促銷措施,來打這場“年貨戰(zhàn)”。商場超市里,裝扮一新,喜氣洋洋的中國紅將年貨大街布置一新,喜慶氣氛濃郁,很有年味兒。農(nóng)村的年集,也不肯落后。熱鬧的鑼鼓敲起來,響亮的叫賣聲吆喝起來,男女老少齊上陣,擠擠挨挨中,體會采購年貨的樂趣,雖累但滿足。現(xiàn)在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足不出戶,快遞小哥就將你所需要的給送到你的身邊,體會到的是方便、快捷。
![]() ![]() ![]() ![]() 如今,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日益富足,平時吃的用的不比過年差,加上過年時超市正常營業(yè),人們不再像以往那樣采購大宗年貨,更多精神上的追求才是人們所看重的。說起來,年貨之所以成為我國一年之中的大事,和人們對于新年的眷戀是分不開的,人們常常會把對“家”和“團圓”的愛意注入到新年的年貨中,也寄托了對親友的美好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