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故事會的主人公叫姚炳飛,華騰蘋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社長。從音樂專業(yè)大學生到飯店老板又轉身成為蘋果種植園園主,出身農家的他在城市拼搏多年,最后又選擇回歸農村,盡管角色在不斷變化,但他對田園夢想的追求從未改變。
姚炳飛向記者展示他的“黃金果”。
眼下正是蘋果收獲的季節(jié),位于蔭子鎮(zhèn)西夏埠村的華騰蘋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里,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棵棵果樹仿佛鑲滿紅寶石般耀眼。工人們正忙著采摘分揀新品種紅富士“天虹2號”,果香滿園,令人沉醉。
在果園的一處空地,蘋果箱壘起了一面高墻,一些工人圍坐在一起將新采摘的蘋果分揀裝箱。其中,挑揀最認真、神情最專注的正是合作社社長姚炳飛。
姚炳飛(右)和工人一起挑選蘋果。
初見姚炳飛,令記者驚訝的是他的年齡。如今留在農村種果種糧的都是些五六十歲的老人,而眼前的姚炳飛有著一張年輕而俊朗的臉龐,怎么也和種果樹的農民扯不到一塊。一問才知道,他今年37歲。 別看他年齡不大,可從事果樹種植已有4個年頭了。一切還得從他兒時的田園夢說起。 還在上小學時,他就成了家里“園丁”——家門口的月季花、院子里的杏樹苗都是他親手栽種管護的。“上小學時,男孩子都喜歡聚在一起玩紙牌、看動畫,相比起來,我的愛好有些與眾不同,就喜歡擺弄花草,有時鄰居會送我?guī)字晷涿纾彩且驗閻酆檬谷话,自己無師自通就會嫁接月季,家門前我小時候種的兩棵杏樹現在還長得好著呢。”年少往事的點滴,姚炳飛記憶猶新。那時,一到放學,姚炳飛總是跑得最快的那個,因為他要趁天黑前早些去山上折些樹枝,然后回家栽種。同齡孩子的課外書都是些科幻故事、漫畫書、小人書,而姚炳飛的課外書卻有些特別——花草種植專業(yè)書。作業(yè)寫完后,他就拿出花草樹木專業(yè)讀本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不僅如此,姚炳飛還喜歡到河里捉魚摸蝦。他說,吃自己捉的魚蝦賞自己種的花草,這種愜意的田園生活令他愉悅。兒時的田園生活深深影響了姚炳飛,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奧妙,研究植物的種養(yǎng)技術,這些對于他來說,別有一番樂趣。與家人棲身田園、打造世外桃源的夢想在他心中悄然扎根發(fā)芽。
如此癡迷花花草草的姚炳飛,想必大學所學專業(yè)一定與農業(yè)相關,可姚炳飛的回答再一次令記者大跌眼鏡。1999年,姚炳飛考入齊魯音樂學院音樂專業(yè),成為一名音樂生。姚炳飛告訴記者,即使身為一名音樂專業(yè)學生,也從未放棄心中的田園夢。果樹種植和音樂都是他的“心頭愛”,田園生活的安逸和恬靜正與音樂的怡情、浪漫不謀而合。
夢想如此美好,現實卻非常冷酷。音樂專業(yè)就業(yè)難,出身農家的姚炳飛只能暗自將夢想深藏。為了生計,他選擇到威海一家貿易公司工作,成為一名“上班族”。5年時光,說短不短,說長不長,而有時短短幾年就能磨掉人的初心,淡忘自己的夢想,對姚炳飛來說,這5年,夢想從未遠去,并正好為他積累了工作經驗和人脈。 工作后的姚炳飛暫時沒有了生計之憂,卻開始不安分起來,他覺得這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好時代,自己應該闖一闖。于是,他從公司辭職自主創(chuàng)業(yè)。這一次,他選擇的是餐飲業(yè)。 25歲那年,姚炳飛在威海開了一家飯店。雖然一開始他對飯店經營一竅不通,但憑借靈活的頭腦和吃苦耐勞的韌勁,他的飯店很快經營得有聲有色,這也為他積累下人生的第一筆財富。 正當飯店經營得風生水起時,姚炳飛又開始不安分了,兒時的“田園夢”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愈發(fā)強烈。于是,他將飯店交給妻子打理,自己得空便全國各地到處跑,觀摩學習田園經營經驗,考察產品市場行情。 2013年,姚炳飛認為時機成熟,決定回鄉(xiāng)再創(chuàng)業(yè)。通過土地流轉,姚炳飛在蔭子鎮(zhèn)西夏埠村開辟了這座占地400畝的果園,成立華騰蘋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 在前期考察中,姚炳飛發(fā)現,種植業(yè)品種繁多,當時西洋參、生姜種植最賺錢、最火爆,而榮成最適宜發(fā)展的蘋果產業(yè)正值全國性賣果難,到處“一片哀鳴”。姚炳飛沒有盲目跟風,他調查發(fā)現,蘋果“賣果難”集中體現在老品種上,而一些剛剛興起的新品種蘋果市場俏銷。不顧朋友和家人的反對,他毅然選擇了蘋果種植。 可種什么品種的蘋果又讓姚炳飛犯了難。在市內外果業(yè)專家的建議下,姚炳飛選擇了新品種紅富士“天虹2號”。
創(chuàng)業(yè)是艱辛的,田野上創(chuàng)業(yè)尤其如此。但無論怎么難,姚炳飛篤定一個信念,那就是果園起點一定要高,不僅品種是最新的,所有的設施和管理技術都要是當前最先進的。盡管有種花種草的熱情,但真正要管好一片現代果園,那需要實打實的技術。不懂,他就到處取經問道,當起了小學生。聽說哪里有培訓班、果業(yè)講座,他一次不落。甚至不惜花大價錢聘請專業(yè)技術人員,全程為果園建設管理提供技術服務。 果業(yè)是一個投資大、見效慢的行業(yè)。一棵蘋果樹從小樹苗長成至結果至少需要3年時間,3年內不僅沒有收入,還要繼續(xù)投入。由于資金有限,400畝土地姚炳飛只開發(fā)了一半就用光了資金,飯店的收入也難以維持果園后續(xù)發(fā)展。 “學技術咱不愁,可資金的難題一度讓我絕望。果園已投資近500萬元,最難的時候,所有的朋友都借遍了還是不夠,不得不將家里的住房抵押貸款,就差砸鍋賣鐵了。”說起這些的時候,姚炳飛臉上帶著笑,話里卻分明充滿著苦澀。 放棄意味著前功盡棄。咬咬牙,姚炳飛堅持了下來。他的果園全部采用現代果園栽培模式,成為榮成現代蘋果的新生力量。今年,果園迎來了首個豐收年,畝產達2000多公斤,這讓姚炳飛信心倍增。
佳果三年得,一嘗淚雙流。華騰蘋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內個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姚炳飛給它們起了個好聽的名字——“羞噠”。
“這顏色鮮紅、色澤光亮的大蘋果仿佛像小姑娘害羞地紅了臉,十分形象,聽起來也比較容易讓顧客記住。”第一年結果,姚炳飛就想走自產自銷的新路子,好好地“賭”一把,拓展多渠道銷售模式。通過叫響自主品牌、設計獨特包裝,如今,“羞噠”蘋果已通過京東中國特產·威海館銷往全國各地,每公斤蘋果價格高達16元。 “我從事果樹種植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我一直追尋的‘田園夢’,果園中剩下的空地,我準備種植其它品種的果樹。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果園還有一大優(yōu)勢就是在山腳下,我準備在果園發(fā)展穩(wěn)定后,向山上開發(fā),蓋木屋,修山路,通水電,發(fā)展民宿經濟,打造天然的休閑度假莊園,這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姚炳飛滿懷憧憬。
在入園的道路兩旁,姚炳飛還栽種了紫藤花。他說,待明年紫藤花開時,就能有像國外一樣美的紫藤隧道。那時,入園,紫藤隧道詩意浪漫;再入,綠樹紅果相映成趣。“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這大概就是姚炳飛夢想中的生活吧。
記者感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3年的苦難“磨礪”成就了蘋果的甜,3年生活的“苦寒”成就了蘋果的香。姚炳飛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初心如磐,用堅持與嚴謹書寫了榮成蘋果的美味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