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我們出國留學 是為了什么? 或是為了開眼界,或是為了學本領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 但真正對比過才發(fā)現(xiàn) 差距竟如此之大
最近,美國馬里蘭大學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在上臺畢業(yè)演講時也提出了這個疑問:“自己為什么要出國?”
但隨后她“神采飛揚”的那段回答,卻讓網(wǎng)友一片嘩然。
究竟為何,看看視頻截圖
看完后,很多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這位中國留學生面對鏡頭時,那種對美國生活謎之向往的神情,以至于她說:“空氣是那么香甜清新,有種奇異的奢華……”
令人不解的是,在一所國外高等學府中,在異國他鄉(xiāng)的講臺上,這位主修戲劇文學專業(yè)的中國女孩,在自己的畢業(yè)典禮上,沒有分享一句她在國外學到了哪些專業(yè)知識。
對于這些她似乎并無興趣,那么她這足足5年的國外求學經(jīng)歷,收獲了什么呢?
她收獲了香甜的空氣,因為她說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云南,需要隨身攜帶五個口罩,只要出門不戴口罩,就有可能得病。
她還收獲了臺下各國同學的笑聲和掌聲,甚至還收獲了校長的稱贊和淚水。這樣“精彩”的畢業(yè)演講,不知正在臺下陪伴她的母親作何感想。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力和自由,但看到此情此景,還是讓人心里五味雜陳。
是否真像她所說的那樣,每個人心中自有答案。她有答案,家鄉(xiāng)有答案,全中國人都有答案。對于這樣的行為,暫且不予置評。
只想說一點,出門在外,祖國就像自己的家庭,每個家庭之間都有差距,但只要這個家的每個人都不離開,一起努力,它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豪宅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一分一分掙出來的。試問這世上誰不是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呢?凡事都有一個過程,不要一邊忙著吹捧羨慕別人的家,一邊取笑嫌棄自己的家。你在批判家的時候,又為這個家做過什么呢?
同樣是美國留學,同樣是畢業(yè)演講,從哈佛大學畢業(yè)的江河,作為優(yōu)秀學生代表,也獲得了上臺發(fā)言的機會,但是他卻說了這樣一番話。
從湖南農(nóng)村走出來的江河,在哈佛大學學習了多年生物學,畢業(yè)時他收獲了什么?
收獲了新的醫(yī)療技術手段,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收獲了新思路和啟發(fā),也同樣收獲了現(xiàn)場師生的掌聲。
同樣的國家和天空、同樣的高等學府、同樣的掌聲,卻是不同的結(jié)果。不用過多贅述,二者一比,高下立判。不知這是哈佛大學與馬里蘭大學之間的差距,還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差距。
他說:“我從家鄉(xiāng)走出來,感受到家鄉(xiāng)與外面世界的差距,但是我要回去改善她,用在這所學的知識去改變更多人的生活,只要我們愿意為此努力。”
他既沒有貶低祖國,也沒有盲目夸大祖國。尊重別人的進步,也對自己的家充滿希望。
他承認了祖國和家鄉(xiāng)存在的問題,但這就是自己的家,有發(fā)展也有困難,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積極面對。因為他出來的目的,就是取長補短,學以致用。
真正有本事的人,喜歡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去肯定別人,而一無所有的人,卻擅長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
此時此刻,看到江河,突然想起一句話:“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憤然無悔。”
知識,是用來改變命運的,不是用來嘩眾取寵的。就算你不是為了改變家鄉(xiāng)也沒關系,畢竟出國留學的理由千千萬,但請別選擇最令人羞恥的那一種。
轉(zhuǎn)自:“視覺志”微信公眾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