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余載,不忘入黨初心; 耄耋之年,猶念鄉(xiāng)親深情。 日前,在萬福苑老年公寓,一位86歲的老人坐在床邊,正認真地閱覽著手中的報紙。了解時政動態(tài),掌握黨務信息,這是他每天必不可少的事。這位老人,叫孫吉法,埠柳鎮(zhèn)埠柳村的一名老黨員。59年前,他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59年來,他牢記自己入黨時許下的誓言,始終以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社會貢獻力量,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采訪時,記者為孫吉法老人帶去近期《榮成時訊》,老人高興地念給老伴聽。
老驥伏櫪 心系家鄉(xiāng)助力公益
孫吉法在供銷系統(tǒng)工作多年,早年一直奔波在外。直到1997年,退休后的他才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埠柳鎮(zhèn)埠柳村居住。雖然從工作崗位退休,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依舊是他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話。20多年來,孫吉法仍以行動踐行著這個信念,盡其所能地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及社會公益事業(yè)貢獻力量。 2014年,埠柳村迎來了新農(nóng)村建設的關(guān)鍵時期。80多歲的孫吉法不顧家人勸阻,也跟著忙活起來。由于腿腳不便,他每天讓兒子推著他去村委會甚至建設現(xiàn)場看看情況,積極獻策,捐款捐物。在他的帶動下,一家人自籌資金購置了200噸水泥送到工地上,為村路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后來,孫吉法在電視上看到很多義務植樹的公益廣告,老人又自費購買各種花木200余棵,用于村里的綠化。在他的支持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生活及出行環(huán)境得到極大優(yōu)化。 除了村里的建設問題,他還十分關(guān)心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2015年8月,榮成市慈善總會開展“慈心一日捐”活動,孫吉法從多年的積蓄中拿出8000元捐了出來。后來,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又為村里的建設事業(yè)捐獻了1萬元。 “我是一名老黨員,我時刻記得黨的教導,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有沒有這些錢對我來說影響不大,可對于有困難的村民,這些錢可能會給他們提供很大的幫助……”老人這樣說道。因為善心義舉,孫吉法先后獲得了2014年度鎮(zhèn)級、2015年度市級“誠信示范戶”稱號。
嚴格自律 保持勤儉樸素作風
孫吉法和老伴孫秀蓮平時只靠有限的退休金生活,條件并不算寬裕。生活中,孫吉法和老伴一直保持著儉樸的生活習慣。這些年來,雖然他們多次慷慨解囊,但都是平時省吃儉用攢下的。 老人說,這么多年來無論是參加工作還是退休后,他幾乎沒有在外面飯店里吃過飯。平時的生活中,兒女們給的養(yǎng)老錢和零花錢,他也從來不亂花,都把它們攢了起來。人們都說,孫吉法對別人總是很大方、對自己卻很“摳門”,這樣鮮明的對比,更折射出孫吉法高尚的道德情操。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一名黨員應有的品質(zhì)。五谷雜糧還是白面饅頭,對我來說都無所謂,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可以了。攢下的錢用來幫助別人,可比自己拿來享受要有用得多。”孫吉法說。
教育有方 子女傳承優(yōu)良家風 除了嚴于律己,平時的家庭教育孫吉法也從不放松。多年來,他注重言傳身教,以實際行動教育兒孫們向上向善。
孫吉法共育有6個兒子,他們有的是工人,有的經(jīng)商,有的則是教育工作者。但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孫吉法都經(jīng)常告誡他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干事,只要能夠遵規(guī)守法,多幫助他人,你們都是我的驕傲,但是如果誰敢不守紀律,破壞規(guī)矩,我第一個不答應。”家風正、家訓實,就是這樣既慈愛又嚴厲的教育,對孫吉法家兒孫們的成長產(chǎn)生了良好影響。 雖然這些要求看似嚴苛,但兒孫們充分理解老人的良苦用心,并且都很爭氣,在各自的崗位上能做到勤懇敬業(yè),做好人、走正道,繼承和傳播著優(yōu)良家風、家教,弘揚社會正氣。在孫吉法的帶動下,兒孫們積極參與捐款、志愿服務等公益活動,受到了廣泛好評。孩子們的表現(xiàn),也讓孫吉法感到十分欣慰。 今年3月,為了讓年事漸高的雙親得到更好的照顧,兒子們經(jīng)過商議并征得老人同意后,將他們送到萬福苑老年公寓養(yǎng)老。由于早年患風濕落下病根,孫吉法的雙腿行走不便,平時出行基本要坐輪椅。不過老人思維清晰,聲音洪亮。說到這些年為家鄉(xiāng)建設及公益事業(yè)所做的貢獻,孫吉法老人語氣堅決地說:“我入黨時就說過,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要堅定地跟黨走,回報黨的恩情,‘為人民服務’是我對黨一輩子的承諾。”寥寥數(shù)語,樸實無華,卻是一名老黨員最真摯的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