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是推進城市化進程,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多年來,榮成有效運用國家有關城中村改造政策,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tǒng)一規(guī)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卓有成效的加快推進。自2015年起,我市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完成崖頭城區(qū)23個城中村改造,建設安置樓約281萬平方米,安置村民1.4萬戶。
今天,崖頭街道小泊子村安置現場熱鬧非凡,村民齊聚在一起,進行安置樓抓鬮分房。小泊子村改造項目的156戶村民首次正式回遷,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小泊子村改造項目占地32畝,建設住宅樓4棟、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安置村民156戶。小泊子村是我市崖頭城區(qū)政府主導實施的第一個正式回遷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標志著我市2015年崖頭城區(qū)政府主導實施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式進入回遷階段。
為了讓群眾安心上樓、滿意上樓,在改造前期崖頭街道深入村莊摸底調查,廣泛征求村民意見,有針對性、多渠道、做好做細村民工作,及時完成了拆遷協議簽訂及房屋拆除,為項目開工建設做好了保障工作。
市城建局從項目的前期摸底調查、方案報批到項目的施工及手續(xù)辦理,安排專人進行全程督辦,確保改造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按照“改造一個片區(qū),建成一處精品社區(qū)”的要求,通過“周調度、月例會、制定倒排工期計劃”方式,嚴抓工程質量,推行村民代表義務監(jiān)督制度及分戶驗收制度,強化對安置房建設的設計、施工、驗收環(huán)節(jié)的把關,確保了安置房工程質量。
改造項目達到回遷安置條件后,街道組織工作人員擬訂詳細的回遷方案,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讓村民自行接受抓鬮的形式選到了心儀的居所。小泊子與大泊子兩村共同安置在新建設的雙泊新社區(qū),社區(qū)占地114.3畝,建設住宅樓14棟、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共安置村民570戶。
新規(guī)劃建設的大小泊新區(qū),堪稱“海綿城市”小區(qū),統(tǒng)一規(guī)劃建設路網、管網、綠化、中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配套地下停車場等公建設施,將一次性徹底解決城中村周邊環(huán)境臟亂差及社會秩序問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及城市環(huán)境,為“自由呼吸、自在榮成”城市品牌再添亮點。大泊子、臺上鄒家、臺上劉家、臺上楚家、崖頭村等改造項目也將順利回遷,村民將在新居迎接狗年的到來。(據榮成市城鄉(xiāng)建設局、崖頭街道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