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上帶頭人——記夏莊鎮(zhèn)北山楊家村黨支部書記楊洪麗信息來源:榮成市新聞中心
楊洪麗(左)和村民在一起。
日前,筆者走進夏莊鎮(zhèn)北山楊家村,平坦寬闊的進村路映入眼簾,秋風拂面,路邊花草繁茂,遠望青山在眼,間或幾聲鳥鳴,更顯清新靜謐。
此時,北山楊家村黨支部書記楊洪麗正在和幾位村民討論在村旁打造花海景觀的事兒。一位村民激動地告訴筆者:“做夢也想不到,我們村現在會變成這個樣子,想當年我們村吃水都成問題,更別提建設美麗鄉(xiāng)村了。”
北山楊家村曾是省定貧困村,這頂“帽子”壓得村里人抬不起頭,見人矮三分。這也一直是壓在楊洪麗心頭的一塊大石頭,想要帶領一個沒有經濟來源的村子富起來談何容易。楊洪麗告訴筆者:“那時候,我經常整晚睡不著覺,一直想著怎么把村里人團結起來,讓大家的腰包都鼓起來。”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楊洪麗認為當務之急是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把黨員發(fā)動起來,進而把群眾都動員起來。在鎮(zhèn)黨委的幫助下,楊洪麗建立了“黨員帶全員”的工作制度,帶領村民修路、改善衛(wèi)生環(huán)境,使北山楊家村面貌煥然一新。“脫貧致富,黨員當先。黨員帶頭干、村民代表協助黨員干,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干不成的事!”首戰(zhàn)告捷給了楊洪麗信心。
改善村容村貌只是第一步,脫貧致富才是最終目的。要致富,找門路,要脫貧,找產業(yè)。在夏莊鎮(zhèn)北山楊家村產業(yè)扶貧基地門口,楊洪麗向筆者細數這兩年村里的扶貧產業(yè)項目。2016年,楊洪麗帶領村民對村東南面一片雜亂區(qū)域進行了改造,建起了2座冬暖式大棚、1個2000平方米的魚塘,正在建設餐飲區(qū),并整體對外承包發(fā)展蔬菜、花卉種植、休閑垂釣等項目,每年租金收入就有5.2萬元。2016年,北山楊家村徹底摘掉了“省定貧困村”的帽子。
村子有了收入,但楊洪麗仍然沒有停下發(fā)展致富的腳步,他又有了發(fā)展文化特色鄉(xiāng)村旅游的想法。發(fā)展文化特色旅游,楊洪麗心里是有點譜的。
北山楊家村原名老魚窠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改名為北山楊家村。最初的村名來源于“老魚窠”的傳說。相傳,東漢經學大師鄭玄曾于公元168年至172年來到偉德山一帶講學,將當時洛陽“鯉魚跳龍門”的傳說帶到榮成。偉德山古跡頂下清澗魚窠中的魚兒們紛紛仿效黃河鯉魚試圖跳過偉德山古跡頂玉皇殿的“龍門”。后來,一條大魚終于跳過了龍門變成了白龍,這條白龍老了之后又回到偉德山前清澗的魚窠中化作一條石魚,再加上早年間偉德山確有一塊酷似魚身的石頭,便有了“老魚窠”的美麗傳說。
村子剛剛脫了貧,但要建設一處景點還是缺錢,楊洪麗心里一下又沒了底兒,可他又不甘心。隨后一段時間,他先后和黨員及村民代表到西安、曲阜等城市考察學習,多次邀請包扶單位威海市接待處領導及榮成各方面的專家到村,探討如何做好生態(tài)保護,科學發(fā)展鄉(xiāng)村文化旅游,讓傳說既不流于迷信,又能富含更多看點和人文情懷。
在社會各界的幫扶下,村里籌集到30萬元資金投入“老魚窠”景點的打造。為了挖出老輩人口口相傳的石魚,楊洪麗帶領施工隊伍前前后后挖了21天。第一次挖,施工隊伍挖了1米多深,還是沒有挖到石魚的底部。當時楊洪麗擔心破壞石魚,讓施工隊伍撤了下來。觀察了幾天,他又把施工隊伍找了回來,親自盯著施工,一點一點繼續(xù)挖,最后終于把石魚挖了出來。以石魚為中心,他帶領村民一步步把“老魚窠”景點建了起來。今年,來偉德山“老魚窠”的游客近4000人次。
有了游客還遠遠不夠,楊洪麗心里又在琢磨怎樣把游客留下來,更深入地感受美麗鄉(xiāng)村的魅力。2017年4月,北山楊家村在村委辦公室旁邊建起了農家樂。今年,村里農家樂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累計收入3萬余元。
采訪當天,筆者在農家樂里看到,幾位大娘、嬸子正圍著6口大鍋忙得熱火朝天,她們把剛包好的野菜包子下鍋,準備迎接中午的客人。目前,村里參與到農家樂的有4戶人家,村里免費提供場地、炊具和水電,還成立了休閑旅游專業(yè)合作社負責管理農家樂的服務、衛(wèi)生和物資采購。負責8號農家樂的村民趙金鳳熱情地招呼筆者:“快來嘗嘗!菜是俺自家菜園里種的,魚是合作社專門采購的,大水庫里出的,咱自家做的飯菜,食材新鮮,盡管放心吃!”據趙金鳳介紹,來村里的游客多了,農家樂也紅火起來,一年下來能有2萬多元的收入。
楊洪麗一直有個習慣,閑下來就到村里各處走走,像園丁一樣,關心每一棵樹、每一朵花。采訪時,楊洪麗特意帶筆者去村后面的拓展基地轉了一圈。一位老人正帶著孫子蕩秋千,爺孫倆其樂融融。楊洪麗介紹說:“村里的老人多,平時也沒有娛樂的場地,我就想著建一個拓展基地,這樣老人白天可以圍著村子轉轉,鍛煉鍛煉身體,小孩子也有玩耍的樂園。看著大家玩得這么開心,我心里也特別舒坦。”
走過拓展基地,清澈的溪流從偉德山間緩緩流下,成片的格;ㄓ橙胙酆,筆者不禁拿出手機拍照留念?粗拥纼蛇叿N滿的金雞菊、野杜鵑、山苜楂,楊洪麗還有個設想,將冬暖大棚里的花卉全部移栽到偉德山間,打造一片花海景觀。遠望著青山綠水,他充滿信心地說道:“明年春天你再來看,北山楊家又將是一幅新景致!”